深圳超百年一遇暴雨倾城,丽江罕见暴雨诱发泥石流,贵州25个县市遭受洪涝风雹灾害袭击……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我国自北向南又出现了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强降雨和地质灾害并发,各处险情不断。据国家防办初步估计,暴雨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260亿元,约3856万人受灾。而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消息称,从6月15日起,南方地区将自西向东遭受新一轮强降雨天气袭击。地震过后又是暴雨,这些灾害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专家指出,受今年以来雪灾、地震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我国今年居民消费指数(CPI)涨幅控制在4%的目标将很难实现。
洪涝灾害涉及20省 3800余万人受灾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持续不断的强降雨,使长江、珠江、西江、闽江等流域部分干流和支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入汛以来,全国共有2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生洪涝灾害。截至6月15日12时,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2274千公顷,成灾1100千公顷。暴雨洪水已造成受灾人口3856万人,因灾死亡169人,失踪52人,倒塌房屋12.5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60亿元。
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说,继5月底华南发生水灾后,6月7日以来我国长江、珠江流域自西向东发生强度更大的降雨过程,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在此轮强降雨中,广西、广东、福建等12个省份遭遇洪水袭击。
权威分析显示,此轮暴雨洪水过程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降雨范围广、强度大、历时长;二是洪水来得快、涨势猛、量级高。全国共40多条河流、约130处水文站发生了超警戒水位的洪水;三是受灾范围广、灾情重、损失大。
“由于南方大部分土壤水分已饱和,江河库湖水位迅速上涨,15日起的新一轮强降雨过程使得防汛抗洪形势更加严峻。”该负责人表示。
今年我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
对于半个月来南方出现的强降雨天气,中央气象台副台长端义宏分析,今年南方强降雨来得早,并长时间稳定在华南地区,与北方强大的低气压系统有关。自5月下旬以来,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持续交汇在华南地区上空,形成持续强降雨过程。6月上旬,西南季风进入活跃期,同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也开始加强西伸北抬。受这两个热带系统的共同作用,来自于海上的强暖湿气流从华南一直向北延伸到江南地区,从而造成冷暖空气交汇在江南一带,形成持续强降雨。6月中旬,冷暖空气交汇区将在长江中下游至华南一带摆动,南方地区强降雨多、强对流天气多。
“今年我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大江大河防汛抗洪形势不容乐观。”国家防总有关负责人强调,面对严峻的形势,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把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确保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