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或面临25年不遇特大洪水
截至目前,黄河下游自1982年以来已连续25年没有发生大洪水。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报,今年汛期我国主要多雨带位于华南大部、华北中部至淮河流域一带,黄河中下游发生洪涝的可能性较大。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黄河流域主要多雨区分布在三门峡以下区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二至五成,这一地区恰好覆盖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暴雨区,黄河中下游发生洪涝的可能性较大。加之“二级悬河”形势加剧,病险水库安全隐患突出,今年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为此,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自黄河入汛之日起,全省各级防办开始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气象、雨情水情和汛情变化,及时做好汛情上传下达。一旦发现脱岗现象,对当事人要严肃处理。
与此同时,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也已组织制定了《黄河水文防汛应急、超常规预案》。预案依据黄河水文工作在流域防汛抗旱抢险工作中的职责,对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发生重大恶性事件和超标准洪水时,电力、交通、通信设施出现严重破坏情况下,如何保证洪水测验、雨水情传递、后勤物资供应和调度指挥应采取的对策等做出明确规定。
主要雨带19日将北抬
自5月26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三次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三次过程强降雨覆盖范围广,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南方有15个省(区、市)出现200毫米以上的降雨,覆盖面积约101.4万平方公里;400毫米以上雨量的覆盖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5月26日至6月14日南方维持强降雨的时间已累计长达20天。6月15日至今,南方地区正在经历第四次降雨过程。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发布的预报,从昨日起,我国的南方地区将自西向东遭受新一轮强降雨天气的袭击。19日以后,主要雨带将有所北抬,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中下游等地将出现强降雨,降雨量一般有40-70毫米,部分地区降雨量有80-130毫米、局部地区有180毫米以上,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另外,19-21日,西北、华北、东北南部等地自西向东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降雨过程,雨量分布不均。
气象专家表示,目前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水分已饱和或接近饱和,江河库湖水位迅速上涨,发生区域性流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主要雨带北抬后,须注意防范长江流域的强降水。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消息称,从6月15日起,南方地区将自西向东遭受新一轮强降雨天气袭击。此次强降雨和5月底、6月上旬的连续性强降雨过程叠加,将进一步增强洪涝灾害的破坏性,使全国防汛抗洪形势更加严峻。
影响
CPI涨幅控制在4%恐难实现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全球调研主管袁跃东表示,此次暴雨有如年初的雪灾,但影响范围可能没有那么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是直接的物质损失,譬如农作物的直接经济损失,还有需要抢险救灾,增加了对物质的需求,所以雨灾对CPI上行来说肯定是有压力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也认为灾害对国内CPI上行压力不小。1998年洪水的时候,洪灾对GDP的影响是0.2%。现在看来,由于连续的雪灾、地震灾害、雨灾的影响,年初定下的CPI涨幅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将很难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