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进入到2008年,原材料价格提高、人工成本升高、人民币汇率攀高、贷款利率调高,这是2008年印刷企业面临的“四高”。“四高”直接导致印刷企业成本提高,甚至超出了成本支出预算,形成“成本赤字”。预计2008年增长速度将有所趋缓。具体表现如下:
1. 原材料价格提高 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其延伸产品油墨、橡皮布、洗版液等原材料价格攀升,随着国家治理和关闭高污染造纸企业,纸张货源紧缺、价格风生水起。印刷企业作为生产型服务企业,每年的原材料消耗巨大,价格上涨直接提高了印刷企业的经营成本。印刷作为微利行业,成本上升直接导致利润降低、资金匮乏,无力购买设备。尤其是中小型印刷厂,面对资金实力、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及市场应变能力的考验将陷入困境。例如,受纸张涨价的影响,苏州印刷总厂有限公司的销售仅4月就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
2. 人工成本升高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对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印刷企业而言,加班费以及保险费的支付对于之前用工方式存在诸多不规范的企业来说面临考验,极大感受到了人力资源成本的压力。一些小型印刷企业经济上负担不起,开始缩减人员甚至倒闭。
3. 人民币汇率攀高 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开始走上升值之路。2008年已经进入破“七”入“六”阶段,升幅达6.8%。人民币升值导致以外币收入支付国内支出的出口型印刷企业,成本大幅上升。
4. 贷款利率调高 2007年,央行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府一系列“铁腕”政策给资金密集型的印刷业带来了很大波动。2008年印刷企业的资金问题更加严峻。一方面,印刷企业在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困难性增加;另一方面,即使获得贷款,但利率升高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与此同时,出口退税调低、印刷工价走低、投资热情降低、印刷活源减低,这是印刷企业2008年面临的“四低”。“四低”使印刷企业雪上加霜,如业务量减少等问题层出不穷,许多中小企业在利润缩水的情况下苦苦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