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兴则体育兴,国力衰则体育衰。
1908年,我国奥运先驱、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在英国伦敦目睹了第四届奥运会的盛况,他想到清廷的昏庸、列强的欺辱,愤然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并预言“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
百年之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昭示着东方巨龙和平崛起。
奥运体育竞技,其实也是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
五环旗下,九州欢腾。侧耳聆听,百年奥运史传来并不遥远的回响:积贫积弱的上世纪30年代,五环旗下的刘长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与中国百年奥运史相伴随的是,直到30年前,中国人才真正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在中国南方划了一个圈,数十年的奋斗,神州大地创造出“中国制造”、“深圳速度”,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
美国《时代》周刊说:当北京奥运会主火炬点燃时,全世界见证了一个确凿无误的事实:中国回来了———在荣誉的光环下。
崛起:经济腾飞吸引世界目光
美轮美奂的奥林匹克公园,从早到晚游人如织。北京市民、国内外游客以及大批外国记者漫步在景观大道,惊叹鸟巢的宏伟,沉浸于水立方的梦幻,感受赞助商借奥运Cye.com.cn商机展开的“猛烈攻势”。“和西方的大多数城市相比,北京更加喧闹,但喧闹中透着活力。”来自美国的游客柯迪斯·施密特说,“我非常喜欢这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这正是许多西方国家城市所缺少的。”
活力源自高速增长的经济消费需求。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手机用户市场;是继美国之后的从石油、汽车到个人电脑的第二大市场;今年,中国的因特网用户人数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要形容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最恰当的词汇当然是“奇迹”:申奥成功的2001年,全年GDP总量不到11万亿元,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时,上半年GDP总量就已超过13万亿元,全年GDP可望超过26万亿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在“奥运经济”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出上世纪末的通缩阴影,逐步起飞并在调控之下画出Cye.com.cn快速稳定持续增长的曲线。美国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詹姆斯·多恩在8月11日的《远东经济评论》发表文章说,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比中国更好地体现奥运口号,那就是“更高、更快、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