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敞开怀抱加入全球经济
如果说奥运开幕式是中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一次全方位亮相,那么在经济领域,这场“开幕式”早已提前上演。
历史总有些惊人的巧合: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成为2008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就在同一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亮相全球经济舞台。世纪之交,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在向世界传递:中国要做重要的全球参与者,不论经济,还是体育、政治、文化。
在WTO历史上,就算发达国家,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成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关税做出如此巨大的削减,在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中,中国工业品的关税由加入前的42.9%降到了9%;农产品关税由54%降到了15.3%,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62%,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开放了100个部门和分部门,接近发达国家的程度。古老文明古国渴望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急切,可见一斑。
经济比政治和文化更容易形成全球一体化。北京奥运会还在准备之初,嗅觉灵敏的商贾名流,早把北京变成了一场“体育达沃斯”。黑石基金去年公开上市曾获中国主权基金中投入股,梅铎则是积极争取卫视在中国境内落地,沃尔玛百货所有商品,几乎都是中国制造。企业高层“扎堆”前往北京的理由尽管不同,扩展大陆市场却是共同心愿,尤其在美国市场成长停滞的今天,企业家都寄望于靠中国市场延续成长动力。
经济合作之下,文化的交融早已暗流涌动。“和”,这个在开幕式上被着意放大的神秘抽象汉字,在世界与东方大国的经济交往中更容易被理解:和谐、合作、共赢,一个和平崛起、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东方大国冉冉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