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谁都不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了。
随着中国内地的优质上市资源分流上海,香港荣登2006年全球IPO融资冠军的好时光也一去不返。这一跌落一方面揭示了香港对中国资源与政策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金融中心香港还不够“国际”。去年中国个人投资者投资香港股市的“直通车”计划波折,引发香港股市大幅波动,进一步凸现出中国政策对香港持续上升的影响力。
然而取代香港成为全球IPO融资新冠军的上海,现在同样对自己“国际金融中心”的身份心生疑惑。在1月23日开幕的“2008上海两会”上,“金融中心”又一次成为热点议题。不同的是,2006年“两会”时定下的五年冲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悄然改换成了“五年打基础、十年建框架、二十年基本建成”。一位参会人大代表对FT中文网表示,去年金融业对上海GDP的贡献仅为8%,“比重偏低,进步不大”。
一位上海本地学者表示,目前国内“多中心”态势明显,天津、北京、深圳都希望做金融中心,长久以来将中国国际金融中心作为自身定位的上海却苦无突破口。“如果连中国的金融中心都不是,还谈什么国际金融中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