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2007年8月,国开行向巴克莱银行投入了15亿英镑(每股7.2英镑),持股3.1%,取得一个董事席位及未来三年内增持到不超过10%的权利。
但巴克莱很快受到次贷风暴的袭击,不断在次贷相关科目上出现资产减记,股价已是一跌再跌。今年5月,巴克莱再次提出的融资方案,入股价为2.82英镑。新投资者的入股价格比国开行低了60%。国开行借反摊薄条款增持从而摊低了投资成本,但对当初的投资无法进行保护。
上述国有银行人士表示,在去年的市场形势下,不少机构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关键是投资心态,如果对方感觉缺了你不行,他就会让步。但是如果追逐收购对象过于急切,就很难谈下有利的条款。”
不过,在最近对外投资的一个案例中,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在收购罗希尔银行的过程中就对投资进行了保护。
中行副行长朱民向本报记者介绍,为防止罗希尔银行受到次贷危机(聚焦美国金融漩涡)影响,中行坚持要看他们上半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将5月份就谈好的交易封存,等到9月份对方出了上半年的审计报表后再进行签约。“这在我们最担心的时间区间内,起到了净资产保护的作用。”中行一位人士表示。
中行还在入股条款中规定,如果罗希尔银行在交易期间“发生违约或具有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中行则有权终止投资者协议。
“在签订协议到交割的几个月时间内,一有风吹草动我们还是能够退出。”中行上述人士表示,但在交割之后中行仍需要承担风险。但那时中行已经参与公司决策,可以承担应该承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