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四:与以往不同,此次政策调整同时强调了经济发展后劲,兼顾中长期发展,对此你有何评价?
答: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从近期看,需要从总量上拉动经济,防止下滑。但从长期看,根本上讲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仍是结构问题。总量合理,结构不一定合理;总量不合理,结构肯定不合理;结构不合理,总量也不可能合理;只有结构合理,总量才能真正合理。总量是治标的,结构是治本的,只有兼顾当前和长远,才能标本兼治。
提问五:对于“取消信贷规模限制”,您如何看?对银行经营有何影响?
答:实行信贷规模限制是前一阶段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目的是通过控信贷防通胀。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办法,在过去的经济过热时期都采用过。这一措施是一把“双刃剑”,表面上看控制了经济过热,但本质上是向计划经济的无奈回归,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通胀。根据新的形势取消信贷规模限制,是向“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方向迈出的良好一步,有利于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稳健经营,按市场原则自主运用资金,既支持经济,又实现收益。
提问六:银行应当如何既加大信贷支持,又防控风险?
答:十条措施既有利于我们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又是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我曾讲过银行要“抓住机遇,好快并重,量力尽力,两促两防”,即银行要紧紧抓住这次刺激经济增长的机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自身的发展(加大投资可带来新的客户源);既“防”错失良机,又“防”新的风险;要“头冷心热,眼快手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找准商机特别是三类重点商机:一是财政支持的重点项目;二是不承担风险Cye.com.cn的代理类项目;三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同时,不能头脑发热,要防止“潮水现象”(即经济涨潮时不良贷款如礁石一样被掩盖,退潮时暴露)。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第一波冲击的是虚拟经济,第二波冲击的是实体经济。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处理不好将对金融业造成第三波反冲击(如同钱塘江大潮的“回头潮”),主要表现:一是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二是企业存款下降影响银行流动性,三是上市公司业绩改变加剧股市波动。如何防止“第三波反冲击”、防止“回头潮”,是对金融业的重大考验。银行要在这次考验中选准商机,抵御冲击,提升自己,借机发展,“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