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萌:好的,谢谢郑院长,院长其实是提出来了一个建议,可行吗?
韩俊:他说我们牢牢盯住这个18亿亩耕地这个红线,我们国家对经济保护的力度这个政策在世界上都是最多的,但是这样这个耕地减少的速度仍然很快,18亿亩耕地这个红线我觉得是必须要确保的。刚才他讲到一个走出去,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我觉得要充分考虑到走出去的各种困难,你走出去了,你在那儿种地,粮食不一定是你的,像日本,他在海外也种了很多地,他种地也是企业化的经营,拿粮食划算,他要卖到哪里去,那个粮食也不一定是国家的,所以说走出去我们是鼓励的,是支持的,但是我们还要立足于自给,我们要确保我们的最基本的耕地红线。
李小萌:但是我们鼓励这种集思广益。下面的时间我们再给马博士一分钟时间,刚才你讲到了,在对于农村各项政策制度当中,金融政策方面、金融制度方面是相对滞后的,再阐述一下你的观点。
马光远:事实上我认为这么多年,我们的农村改革方面可能有一点比较忽视,就是农村金融方面,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信贷消费,但是怎么样去信贷消费?哪一家银行愿意把钱贷给农民去消费,或者贷给他去做生意,去创业,现在有很多农民工回乡了,我们看到政策里面要鼓励创业。怎么样去创业?钱从哪里来?这都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讲这么多年,我认为在农村改革方面如果金融改革上不去,每年的一号文件都可能是涉农的文件,所以我想问韩部长一个问题,就是说这么多年我们6个文件,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改革的,到哪一年我们一号文件不再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说明我们这个问题解决了。我认为重点在Cye.com.cn农村金融改革,如果农村金融改革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我认为农村的很多问题可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金融改革是一个最难的问题,所以我有一个很具体的问题问韩部长,就是我们在村镇的银行,现在各地正在搞试点,在村镇银行的政策扶持力度方面,我们现在具体有哪些可操作性的一些政策去帮助村镇银行来壮大?
韩俊:其实农村金融应该说是我们三农政策的一个软肋,它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大的制约,也是我们整个金融最薄弱的环节,整个农村金融改革它的目标就是要让农村的资金能留在农村,最好把城市的资金也引到农村,要提高对农民的覆盖率,农村金融要由抽血向输血转变。这一方面,第一要让更多的金融机构进来,现在很多就是零风险的事,我们现在的银行也不愿意做,应该让更多的金融机构进来,要参与竞争,像村镇银行,像村镇银行,我们应该在税收方面,甚至包括运营费用方面给一些补贴。第二方面我们要创新农村的金融产品。第三方面,金融机构到农村来,我们要有一个激励机制,也就说对涉农的金融业务,我们要定向地实行税费的减免和费用的补贴,要提高金融机构它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李小萌:像马博士的观点,他认为金融制度不完善已经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了,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韩俊:应该说是最大的制约之一吧,我觉得现在六个一号文件,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都讲了一些大的方向和原则,关键是要落到实处。
李小萌:就是像农村的金融问题,有哪些更具体的可以借鉴的一些方法呢?
韩俊:比如说要建立要降低准入门槛,要设立更多的新型的金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