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应该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中小企业。”全国人大代表祝义材坦言,这是他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思考最多、感触最深的课题。
在往届的 “两会”上,祝义材首倡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理念,曾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赞同。今年1月, 《食品安全法》获人大正式审议通过。两个月后,第七次参加全国 “两会”的祝义材,将其提案的重点放在了扶持中小民营企业。
祝义材掌舵的雨润集团是国内肉食品加工巨头,是民企中的大块头。祝义材说: “雨润也是从小企业做起,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我能体会企业发展的艰辛。”
“打破国有企业垄断各类政策资金的局面”
经济观察报:你的提案似乎针对性很强,认为民营企业应该分享4万亿投资。
祝义材:是的。去年底,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投资规模的振兴计划,首批资金主要投放在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民营企业一般做不了大型基建项目,从中能得到的 “蛋糕”自然很少。以江苏为例,从最终审批的结果看来,全省十几个申请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只有少数通过审批。民营企业可以说是颗粒无收。
而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中小企业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目标下,它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济观察报:民企该以哪种方式参与到经济振兴计划中?
祝义材:政府在落实经济振兴计划的过程中,应从培育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角度来让民营企业参与振兴计划。
首先,应拿出一定比例的投资额度来支持民营企业,打破国有企业垄断各类政策资金的局面。
另外,政府的民生类投资项目,应重点向民营企业倾斜,向中小企业倾斜。
民营企业如果投资民生类项目,政府就应当在启动资金、税收、就业等方面扶持。这样的好处是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有了,国家和民众又得到实惠。
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来到我们雨润的时候说过,食品工业是刚性消费产业,维系千家万户。我们国家市场潜力大,涉及农业面广,应该有一个发达的食品工业。
实际上,雨润集团在2008年年底就作为江苏民企代表参与申报 “中央政府新增1000亿元投资计划”项目。这是中央4万亿投资在江苏落地的首批扶持资金。我们上报了两个农业产业化的大项目,资金缺口为6500万元。这两个项目投产后可以带动10万农户增收,直接年创税收上千万元。
另外,在一个经济下行周期,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往往是最低的,此时对于一个优质企业来说,是最难得的扩张机会。利用好经济周期的规律,实现低成本的产业扩张,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2008年以来,我们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新开工或改扩建的项目有40多个,2009年,新开工项目总数将达到7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