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卢武铉执政一年多的时间里,各种改革在“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中举步维艰。2003年9月,卢武铉宣布退出新千年民主党,使其失去了坚实的“靠山”,成了一个无党无派的总统。其个人的影响力也在与庞大的在野党斗争过程中处于下风,总统形象大打折扣。国民对卢武铉及其政府的领导能力也产生了疑虑,在他的副手和亲戚卷入受贿丑闻后,卢武铉的公众支持率下跌至30%。
在就任一年后,卢武铉和他的支持者组建了开放国民党,但2004年3月,议员们以卢武铉违反一项选举法律投票将其弹劾,他被迫停职数月。保守派反对党称,卢武铉在议会选举前公开支持开放国民党的行为违反了选举规定。
2004年3月9日,韩国两大在野党新千年民主党和大国家党向韩国国会递交了弹劾总统卢武铉的议案。这在韩国宪政史上尚属首次。反对派的行动使卢武铉遭到空前挑战,市场发生动荡,数万人上街示威。
卢武铉遭遇弹劾,表面是由于非法竞选资金案和他的不当言论引起的,其实这其中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原因。卢武铉执政一年多,其一系列内外政策未能取得预期结果,若干理想主义的施政与韩国的现实政治有着明显的距离,引起反对党和各方势力的不满和反对。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在野党发动的总统弹劾案反而引发了强劲的支持卢武铉逆风,开放国民党在当年4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表现强劲,成为了占据过半议席的大党,卢武铉的地位也得到加强,并在议会推动其改革议程,创下他仕途的又一个奇迹。宪法法院5月也驳回了在野党的弹劾议案,称卢武铉违反了法律,但严重性还不足以使他被解职。
但随后卢武铉作出的一系列决策,致使其支持率再次暴跌,如派遣韩国部队前往伊拉克、未能成功迁都等,其政府还被指责在处理经济和外交事务方面无所作为。民心背离和开放国民党支持率急剧下降的局面,导致韩国国政运行艰难。
***任内力推“阳光政策”
卢武铉认同“韩美是同盟、韩朝是同胞”的政治理念,支持金大中的“阳光政策”,致力于建立南北和解的韩朝关系。他主张以和平方式,通过对话解决朝鲜核问题并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避免半岛发生危机。卢武铉还在任内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实现会晤,这些积极举措都为卢武铉在对朝关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外在对美关系方面,卢武铉坚持不轻易低头,在对朝政策上处处和美国唱反调,不同意美国对朝制裁和动武,还毫不犹豫地撤掉了亲美外长。他要求美军撤出首尔、撤离韩国,强令“驻韩美军不得卷入东北亚争端”。他还坚持要求从美军手中收回战时指挥权,打造自主国防,抛弃以往奉行的“冷战阵营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