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正改变中国经济版图
cye.com.cn
时间:2009-11-24 9:36:1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肖明 顾敏 我来说两句 |
|
 |
|
不过随着买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汽车的发展,并没有解决交通便利问题,轨道交通发展的优势反而逐步体现出来。
北京近年以来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丁宁宁则认为,上班基本还是要靠地铁,至于1000公里之类的出行,应该以高铁为主。1000公里之外的则可以通过航空。
挑战区域规划
高速铁路全面改变中国的时代终于到来。
这不仅仅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还有体制改革。
以京沪高铁为例,原先预计该线路为350公里每小时,现在对外公布的速度是已经提高到380公里每小时。这样的目的是使得京沪1300多公里的线路,正常运行时间在4个小时以内。“4个小时是一个时间点,这会促使更多的人改坐火车而不是飞机。”一位分析人士说。
而高铁对航空业的冲击只是一方面,更大的影响则是对沿线产业和城市规划的重新布局。
以长沙为例,武广和沪昆高速铁路线在长沙交汇,长沙市规划管理局的总工程师王慧芳对外透露,整个城市规划的修编已经开始。这涉及到2010年到2030年规划。同样武汉的高铁客运新火车站位于杨春湖,该地一夜之间成为城市三大中心之一。因此全国高铁经过的地区,都开始对城市产业和商务区开始新的规划。
同时由于高铁线路极大地缩小了城市距离,很多产业规划的体制性问题得到解决。比如尽管全国规划了几大经济圈,但是各地各自为政的一些问题仍没有解决。
比如,北京现在规划的新机场参考之一的位置是大兴。不过有分析专家认为,由于这个机场的选择地没有考虑与周边地区的规划协调,高铁对其考验还没有开始。
“过去很多地方都说要协调区域规划,其实很多是重复建设,但是高铁一开,想不协调都不行。”丁宁宁对记者说。
他判断,高铁将使得中国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体现,有利于铁路沿线形成走廊产业经济带,有助于扩大地区间的分工,使得国内市场的统一性提高。并且也有利于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增加民众的工作机会,扩大城市规模。
进入路桥时代
国林此前分别考察过日本、法国等国的高速列车,他判定,全世界历经江河时代、海洋时代,由于高铁的开通,人类将进入到路桥时代。“今天的中国将使人便其行,物畅其流。”他在2009高速铁路国际峰会上说。
他指出,有法国、日本的先行试验,给中国积累了宝贵的高铁经验,中国有望探索出高铁发展的成功之路。
根据了解,目前法国、日本尽管高速铁路技术很高,但是实践中很多无法运用。主要原因是,日法等国的空 间距离小,高速列车难以提速。列车如果提速太快,沿途没有人流,也会导致乘坐率不高。国林就分别体验过法国270公里/小时、320公里/小时高铁共3次,也体验过日本的高铁2次。他说,“他们跑太快是难以为继的,但中国不存在这些问题。”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