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的监测结果表明,11月9日至15日,我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已经比前一周上涨了1%。而经济学家则预测,今年最后两个月到明年,CPI几乎铁定为正,且会在上升通道中运行。
一般而言,CPI在4%是最理想的,最好不要超过5%或6%。当前,全国M2(广义货币,包括现钞和银行存款等)的增速接近了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通胀爆发期时的水平。虽然目前CPI还是负值,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不断攀升,通胀似乎已是山雨欲来,也令低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越来越高。
在国家层面,就在今年“保增长、保民生”的调门居高不下之时,防通胀悄悄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
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在去年底以来的一揽子刺激经济方案已经作用斐然之时,明年不再出现“强心针”式的政策,已是题中应有之意。
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回升,政策已经出现紧缩的趋势。如新增贷款,今年10月份总额就自9月份的5167亿元大幅下降至2530亿元。这,或许预示外松内紧的调控已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