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国今起哥本哈根博弈减排

12月5日,两名青年在英国首都伦敦街头参加游行。当日,数以万计的英国民众参加由绿色和平组织发起的游行活动,呼吁政府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华社发
 正受到全球气候升温严重威胁马尔代夫在水下召开内阁会议。新华社/路透
 由于全球变暖,太平洋岛国图瓦卢50年之后将可能沉入海中。东方IC供图
澳大利亚南部海中水温相对较暖,非常罕见地出现冰山。新华社/法新
玉龙雪山冰川近20年来消融量增加、冰舌后退、雪线上升。新华社发
热点 气候大会三大看点
底牌 “三股力量”各执一词
融化的冰山,濒临死亡的北极熊,被淹没的岛屿……这不只是电影《2012》中的场景,气候变化已经成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今天,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首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之路。
美国的高调回归、气候领域主导权之争、减排目标的讨价还价……这背后的一切,让谈判的前景并不乐观。分歧集中在哪儿?背后又是怎样的利益博弈?在哥本哈根这座童话之城里,诸国能否拿出妥协和合作精神,拯救地球于变暖带来的危机之中,以后的11天将至关重要。
热点 气候大会三大看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正在推动世界走向低碳经济的明天,已经有人将此次会议比作为世界经济体系订下框架的布雷顿森林会议。
首先,能否在哥本哈根达成一份新协议,毫无疑问是最大热点。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到2012年的减排目标,这个时间点以后该怎么办?由于在一系列预备会中各方分歧较大,许多人开始怀疑哥本哈根会议能否达成这样一份协议。
其次,要不要继续坚持《京都议定书》也将成了争论热点。《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2008年到2012年的总量减排目标,而对发展中国家没有作出强制的量化要求。为此,一些发达国家近来提出抛开《京都议定书》,另外签署一份新协议,这个企图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反对。双方在此前的曼谷会议和巴塞罗那会议中曾相持不下,哥本哈根会议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将广受关注。
第三,众多“重量级”领导人的出席,他们是否会作出新的表态,也是人们猜测最多的问题之一。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内,已经有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表示出席这次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