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问题是,目前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允许单独发债。省级政府采取中央代发的方式发行债券,今年国务院将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这满足了地方对资金的需求。
“地方债务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曾康华说。央行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地方政府的3800多家投融资平台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升至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而5.26万亿元的负债相当于去年全国GDP的15.7%,全国财政收入的76.8%,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61.35%。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军民表示:“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地方债没有纳入到地方预算,容易酿成风险。”而从地方平台公司贷款债务与地方政府财力对比看,债务率为97.8%,部分城市平台公司贷款债务率超过200%。
风险不会集中爆发
“风险确实有,但都在可控的范畴内。”5月4日,社科院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课题组负责人刘煜辉表示。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之高让人担忧,《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举债接近极限地方的公开数据是“债务率超过400%”,全国至少有10个省市超过了100%。
业界人士对此的判断是,在未来3-5年内,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胜过房地产风险,而过高的负债率有可能会将风险传导至银行,从而引发更加难以掌控的金融风险?本报记者获悉,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第一批排查已于近期收官,尽管平台贷款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但“问题贷款”还是浮出水面。
在浙江,各商业银行按摸底排查、“解包还原”,立据、抽查以及落实整改三个阶段实施。“通过省、市、县三级机构联动,逐笔分析项目在借、用、管、还四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一人士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们对300多个政府融资平台项目逐个排查,重点对'一个客户、多个项目、立项不匹配、还款来源相同’的200个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进行筛查,锁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