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欧洲债务危机的走势
1、美国经济不完全企稳,欧元危机就过不去。
美国国际经济政策的两大核心,一是压迫欧元,导致其汇率大幅波动,甚至解体,维持美元货币霸权地位;二是压迫人民币等出口目的地国家(包括日元、加元)货币升值,缓解国际贸易失衡。
此次针对欧元的攻击,只有解读为有组织的货币战争,才能解释各种不符合逻辑的举动。全球只有欧元能威胁美元,导致国际货币流向欧洲,导致美国以资本项下顺差来支持贸易项下逆差和财政项下赤字的模式难以维系。攻击欧元的着眼点两条:一是汇率大幅震荡,使贸易项下交易无法以欧元计价;二是国家债券降出投资级,使金融交易和外汇储备无法选择欧元资产。
在美国经济完全企稳以前,欧元的各种威胁都是致命的。因此,美国经济不完全企稳,欧元危机就过不去,将会反复出现各种新的消息和举措,导致欧元区持续动荡。
2、欧元区自救措施的效果取决于其政治统一的态度是否坚定。
欧元区内生的矛盾就在于,货币虽然统一,但货币发行的政治主体却是不统一的。因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与外交国防政策、与国际政治战略都是不协调的。欧元完全成熟的前提就是政治最终的统一。而此次危机正是考验欧盟政治统一的态度是否坚定。现代货币是完全意义的信用货币,信心和心理预期是货币稳定性的社会基础。因此,全球都在观望欧洲政治统一的决心。德国国内不断出现的质疑希腊、质疑欧元的声音,会大大抵消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自救措施的实效。
3、欧元的“危”为中国提供了“机”。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最现实可行的方案,就是构建多元国际货币体系,降低美元独霸天下的地位。最终如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局面,对中国,也是对全球最为有利。在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之前,如果欧元就已经解体、被美元完全吞并,则人民币就没有了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支持欧元,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另一方面,人民币如果要成长为国际货币,首先威胁的也是美元,美元会用对付欧元的策略对付人民币。人民币在未来的成长中,需要重量级国际伙伴的支持。因此,中、欧结成战略联盟,“合纵”以对“连横”是上上之策。
当前,中国应果断出手,支持欧元。一方面让欧元区内部出现的一些对自己怀疑的气氛尽快消散,另一方面增强全球支持欧元的信心,增强欧元区的势能,逼迫美国适时罢手。
支持欧元,保持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的架构,同时与欧洲结成某种联盟,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力量,完全符合中国的国际政治战略,应果断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