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暂时放下了挥动的“汇率大棒”,但在出席广交会的众多中国企业和海外采购商看来,随时可能发生的汇率摩擦仍然是中国外贸和全球市场上难以驱散的阴影,中国外贸必须做好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货币冲击波”。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5日发表声明称,推迟原定当日公布的主要贸易对象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中国因而暂时免于被扣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
绝大多数与会中国企业和海外采购商认为,中国不可能屈服于压力而在短期内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因为这和中国经济、产业的现实状况严重脱离,也对全球市场的稳定不利,美国政府的此次让步正说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比价已经逼近多数外贸企业升值预期的‘临界点’了。现在每一个基点的变动,都会让企业感到非常辛苦。在我看来,中国没有让人民币快速升值的产业空间。”中国大型彩电企业、创维多媒体(深圳)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助理总经理郑志强说。
一些市场人士则认为,人民币近期“稳中有变”的汇率变化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出口,也对全球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不能因为个别国家转嫁矛盾的压力就有所变化。
“早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广大中国外贸企业就作出了相应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判断,而依据这些判断做出的产品出口价格也是全球很多地区经销商运营的基础。如果通过所谓的制裁手段‘逼迫’市场打破这种结构,最直接受害的就是该国的消费者。”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友元说。
根据美国有关贸易法律,如果认定一国“操纵汇率”,美国必须与该国进行磋商,说服其改变政策,并最终可能对该国实施贸易制裁。而根据美国众议院9月底通过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美国政府将可能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
“尽管此次美国推迟认定中国为所谓的‘汇率操纵国’,但应该看到汇率问题已经成为是少数国家的政治工具,随时可能再度拿起。”新明珠陶瓷集团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吴敏刚说,“‘汇率战’只是手段,目的还是通过‘贸易战’舒缓本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却无视其他国家利益要求。”
在本届广交会上,一些采购商认为,单边的汇率行动只会加强各国间的对抗,而对当前急需进一步扶持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不利。来自美国的家电采购商克劳·帕梅不认为中国政府会接受美国的“威胁”而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