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工信部在广州召开的中国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继续清理涉及中小企业的各项收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信部牵头的企业减负行动却收效甚微。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清查发现的69大类、上千个收费项目,还远远没有清理干净,有些项目甚至死灰复燃。
有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国家正在酝酿建立中小企业管理体系的高层协调机制,即设立国务院直属或依靠某一大部委的中小企业管理局,以推动针对中小企业的减负行动。
减负成效甚微
早在一年多以前,一场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历时时间最长的为中小企业减负的行动便已展开。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去年6月13日,国务院成立了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时任工信部部长的李毅中担任组长,监察部副部长、纠风办副主任屈万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四位副部级官员担任副组长。另有中央纪委驻工信部纪检组组长郭炎炎、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民政部副部长姜力、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等10位副部级官员担任成员。
工信部官员当时介绍说,为保护中小企业权益,在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方面将加大整治力度,从下半年开始,分三个阶段开展对中小企业减轻负担的专项治理活动;要求相关部门在8月底之前进行督查清理,9月至10月提出清理减负的政策性措施,12月份突出加大检查力度。
但是,一年多过去了,企业负担仍然没有明显改善。接受本报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表示,行政性收费还远远没有清理干净,无证收费和不合法收费行为还是经常会发生,在一些地方,金融危机时减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又开始死灰复燃。
根据减负工作小组的要求,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向中小企业收取任何费用,无权以任何理由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
不过,贵州省经信委的一位官员承认,在地方上,一些职能部门重审批、轻服务、重收费、轻办事、办事效率低,尚存在“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现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