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转型困惑期
随着年中的到来,各地经济的“半年报”也将随之揭晓。目前看来,很多中西部省份上半年的GDP增速将比去年同期明显下滑。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所言,很多地方到年中都感到年初经济增长目标定得偏高。
例如,贵州今年GDP预期增长目标是14%,但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为12.6%,二季度的走势预计也不乐观。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1~4月累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上年同期增长14.5%,这一增幅比一季度还下降了1.1个百分点。全省财政总收入则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
“二季度比一季度好不了多少,能跟一季度差不多就很不错了。”胡晓登告诉本报,二季度应该会延续一季度的走势,尤其是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中西部的情况自然不会太好。
其他一些中西部省份受到的影响也不小。例如内蒙古今年经济预期增长目标是12%,但在支柱产业煤化工等受市场不景气的冲击之下,一季度内蒙古GDP增幅只有9.9%。另一个资源大省陕西年初预期增幅是12.5%,但今年一季度只有11.2%。4~5月的部分主要指标也未见好转。
“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走低,陕西的一大支柱产业能源化工也受到很大影响。”陕西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薛健告诉记者。
中部的湖北年初的GDP增长目标是10%,今年一季度该省实现了9.7%的增长。“(二季度的情况)可能跟一季度差不多。”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记者。
广西今年预期增长目标是11%,今年一季度广西的增幅为10.5%。广西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蒋升涌告诉记者,广西一季度增速比较低主要是因为今年开始,广西加快了结构调整,对速度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二季度会有所回升。
相比之下,部分沿海发达省份完成全年GDP增长目标难度较小。其中第一经济大省广东今年初GDP预期增长目标是8%,今年一季度该省GDP增速是8.5%。广东省统计局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目前该省经济总体走势比较平稳,二季度增幅应该跟一季度差不多;另一个外贸大省浙江今年的GDP预期目标也是8%,今年一季度该省增长8.3%。
胡晓登对本报表示,像贵州这样的省份之所以增幅不如去年,主要还是宏观经济的影响。在中央缩紧“银根”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支持、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中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中西部习惯了国家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太弱,对民资的使用效率机制都有待完善。”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上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但对下半年的预期仍可相对乐观。
“下半年主要看资金的情况,如果资金能够缓解的话,对企业、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资金不断的话,应该能够保持微速回暖。”叶青预计,下半年宏观经济会比上半年有所好转,如果出口能恢复,同时加大对民生的投入,资金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下半年应该不会比上半年差。
胡晓登也认为,由于上半年的情况不是特别乐观,下半年可能“银根”等方面会略有放松。另一方面,宏观政策的变化也会倒逼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融资方向和思路的调整。“可以倒逼中西部发展思路的转换、投资模式的调整,促进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现在完不成(目标)就完不成了,也没多大关系。”胡晓登说,此轮困局刚好可以倒逼地方政府加快调整转型,“而不是一直将眼光盯在财政、投资上。所以从长远发展来说这也是好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