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潜和蔡纯菌事后觉得需求是创业的王道,他们总结:校园创业,除了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如果能同时满足学校的需求,就能得到学校的支持,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反复沟通,项目终于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两人还向学校申请了4.5万元的无息创业扶持基金。
今年暑假,两人开始采购自行车和配套系统,并招募了一个10人规模的创业团队,负责管理租赁服务点。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咨询过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后,网购了一套食堂的售饭刷卡系统,请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重新编写程序,改装成了自行车租赁计时系统。算下来,这套系统只花了2000多元,相比全自动的锁止系统,成本大大降低。他们到成都市区采购了100辆自行车,花了3.3万元。同样为了节约成本,他们自己动手组装自行车,又节约了一笔费用。
事实上,学校的创业基金就满足了初期的投入。现在,开学初的第一期办卡收入,已经帮他们收回成本,并盈利了1万余元。
得到学校支持很重要
不过,这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初步估算,全校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是1000辆左右。”陈潜说,一期工程只在校园里布了两个点,下一步还要在教学楼、食堂等人流密集处增设服务点,增加车辆,力争把租赁系统连入校园网,使同学们用饭卡就能借车、还车,未来会更方便、更安全。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杨继瑞说,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创业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成本观念,还设立了专门的创业基金扶持学生创业,“不过,不是所有的创业项目都能得到学校的支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项目适不适合大学生做,二是对大学生成长是否有利,三是对校园管理是否有影响,四是学生有无资金实力”。
对于陈潜和蔡纯菌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杨继瑞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学校支持的项目:一是项目管理简单,大学生能胜任,二是项目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都有帮助,三是有利于校园规范管理,四是项目资金量不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