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生创办的公司,在两年的经营期间困难重重,一个高三学生的突然介入,却让公司拨云见日,走出困境。
一个正筹备高考的高三学生,怎样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带领数十名大学生创业发展,并凭借个人的力量拿下众多大客户的订单?
更令记者惊奇的是,这个长相老成的“前高三学生”宋宏举正是在今年1月看到本报创业周刊“绿意公司”的报道之后,才加盟该公司的。上半年,他边备战高考边创业,创业渐入佳境,他也成功通过高考,顺利来到自己的创业伙伴刚刚毕业的河南农业大学就读。
和“绿意”一见钟情**********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每到周一,我都会催学习委员去学校收发室取《中国青年报》,今天也不例外。拿到报纸后,第一时间翻到《创业周刊》,《绿意:飞信取代纸传单先赚口碑再赚钱》的报道吸引了我。
很多同学纳闷儿我为啥对创业那么热衷,我也说不清楚。高二时,我在老家驻马店上学,就利用到郑州的机会批发二手手机回学校卖,每个月能挣5000多元。高三时,我随父母转到郑州上学,但阅读商界杂志、创业故事的兴趣有增无减。
报道介绍说,2008年10月,河南农业大学2005级学生周松正和3个同学在学校扶持下创办郑州绿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移动飞信给会员发布天气预报、兼职信息、新闻快讯和商家打折广告,会员全是高校学生。当时,“绿意”已创办两年,周松正也已毕业,算上学校扶持的9000元钱,“绿意”虽说没有赔钱,却也没有盈利,周松正的创业队友也因此纷纷离开。
这样好的项目,为什么赚不到钱?这是我看完报道的第一想法。**********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对于“绿意”没能盈利,周松正解释说:当时,“绿意”有1万多名会员,商家发一次短信收费200元,比传单便宜有效得多,但学校周边小店眼光有限,大客户又嫌会员太少。还有人认为是因周松正“迂腐”:“半年里企业通过‘绿意’招聘兼职学生就达3000多人次,为什么不向企业收费?”而周回答是“坚决不行”。他认为“绿意”要做成大学生信赖的品牌,有些钱他不想赚,更不能赚。我觉得周是个值得信赖的创业合作伙伴。
当天下午,我通过“114”查到“绿意”的电话。我所在的高中和周所在的大学相距不到100米,简单沟通后,我们相约晚上一起吃饭。为表诚意,我表态自己愿意免费干,事后证明正是这话打动了周松正。实际上,当时他也迫切想要寻找新的创业伙伴,我俩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