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企业打工也是一些学生创业实践的选择,然而有些时候却事与愿违。小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她一直在考虑怎么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创业,2007年假期,她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获得了在一家外资企业实习的机会。“虽然是实习生,但公司挺重视,还进行了岗前培训,但随后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很满,本来想学习一下公司怎么运作的,后来发现根本没时间考虑这些了。”小吴笑着说。
与小吴一样,李乐的创业实践也是打工,但他选择的是由朋友创办的考研专业课辅导公司。2007年暑假,朋友有事情需要离开北京,委托李乐暂时管理公司的事务。“公司事无巨细,都要亲自打理,有时候还要应付突发事件”,李乐觉得这段时间自己成长得很快,有一次,因为租房的纠纷,房东把正在上课的学员都赶出了教室,李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控制了局面,重新安置好学员,面对责骂和不理解,李乐只能独自忍受。还有一次,因为学员太多,一个学员因为没有座位闹了起来,还威胁要上诉到主管部门,最后李乐给他退了款才平息了事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原来打工和创业差别这么大。”李乐感叹道。
华天投资联盟的创始人汤涛,曾经是最早在清华科技园创业的大学生之一,回想自己的创业经历,汤涛比较认可李乐的这种创业实践,而认为小吴在外企打工只能算工作实践,而并不是创业实践。“大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创业实践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对商业认知能力提高的过程,如果要去打工,我也建议他们到创业型的公司去打工。”汤涛表示。在汤涛看来,创业型的公司因为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比较急迫,而且他们也更希望能够有兼职的学生加入创业队伍,这样既可以提升队伍活力,又可以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大学生到这种企业实习,可以获得更多接触企业实际运作的机会,他说:“在创业型的公司,包括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实习中都有可能接触到,而如果去一家成熟的企业,你只能按部就班地工作,做一些具体而复杂的事情,不会有精力接触公司的实际运作。”汤涛认为,大学生暑期不适合做一些投资性的创业项目,因为时间太短,根本不可能完整地运作一个创业项目。
易宝支付的创始人唐彬对汤涛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因为还要完成学业,如果投资大了,项目做大了,到开学时就无法放手。”唐彬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时候,也经常利用假期到一些企业实践,“我认为创业者需要多方面的素质,所以不论是打工实践还是创业实践,只要肯利用有效的机会去实践,都可以帮助创业者从不同角度认知一个行业,都会对将来创业起到帮助。”唐彬说。
创业网转载稿件,http://www.cy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