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学生是一个高层次的文化消费群体,有较高的文化需求。由于创业地尤其是农村和基层,文化发展落后,条件十分简陋,不能满足其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给其生活和创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还要着力改善其文化条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享有使用网络、阅读书报、收看电视、体育锻炼等基本文化条件。要以人为本,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鼓励大学生多人一组集体创业,增强决策能力、受挫能力,满足正常的情感交流需求,减少孤独寂寞。
适宜的文化平台,有利于促进创业大学生交流感悟、研讨问题、互动合作、寻求支持,推动创业健康持续开展。地方政府要充分关注这一群体,通过定期举办创业研讨会、创业咨询会、组建创业者协会、建立创业者网站等措施,为创业大学生搭建交流平台。高校可以牵头召集创业大学生召开座谈会等,提供交流机会,帮助协调解决问题。
对于广大大学生而言,创业文化的建设,始终要以创业教育为基础。要通过有效的创业教育,使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风险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业激情,掌握创业技巧,理性对待创业,浓厚创业氛围,使创业在校园成为一种时尚和多数人的自觉追求。针对部分创业潜力较大的学生,要进行进一步的创业专门教育和培训,推进他们的创业梦想向创业现实的转化。
要深入研究,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形成合力,精心建设创业文化。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创业论坛,邀请创业大学生和创业研究专家作专题报告,举办Cye.com.cn大学生创业研讨会,举办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建设大学生创业网,创办大学生创业报刊等途径,浓厚创业文化氛围。要重视建立学生的创业档案,及时搜集、整理、编印创业典型的先进事例,加大创业典型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以弘扬创业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等,逐步形成鲜明的创业文化特色。
丰富的创业实践是创业文化建设的源泉。一方面要通过创业实践培植鲜活的创业文化;另一方面要利用活跃的创业文化推动创业实践。通过建立创业园区、完善创业激励和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咨询指导和技术支撑、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协调等措施,健全大学生创业的促动机制,不断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向纵深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