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曲线救国”寻就业
80家招聘企业一字排开,每一个招聘展位前面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求职学生手上拿着简历排队等候。这场看似平常的招聘会其实有点不一样,区别就在于每个招聘启事上写的是:见习岗位。4月18日上午,广西首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岗位对接洽谈会在广西大学举行。
企业有意储备人才
据了解,参会的80多家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带来了5000多个岗位。
记者看到,某化妆品代理公司相关负责人正翻看着求职学生的简历,不时问一句:“你对哪些化妆品比较了解?以前做过化妆品促销的兼职吗?”她介绍,招聘正式员工需要求职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这一点上对见习员工的要求不高。“见习人员进到公司后,我们会专门对其进行培训,或者让老员工带新员工,对见习员工的投入会多一些。”那岂不增加了公司的成本和负担?负责人摇摇头:“这是我们对社会的义务。而且,对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长效投资,可以为公司储备人才。”
梧州市一家有色金属冶炼公司由于上马一个新项目,需要招聘一些制酸、自动化等见习员工。虽然9月份才能上岗,可他们担心公司需要人的时候,正是求职淡季,招不到员工就无米下锅了,因此提前几个月就赶来南宁招聘。负责人说:“我们的岗位专业性比较强,这边高校多,可能有更多我们需要的人才。”他们对一些中意的毕业生抛出橄榄枝,希望毕业生如果7月份毕业时还没有找到工作,不妨考虑公司的见习岗位。
大学生各有打算
企业都抱着储备人才、发现千里马的目的而来,前来求职的大学生则各有各的打算。中南大学的学生小蓝去年毕业后在厦门工作了几个月,最近刚辞职回南宁发展。有过工作经验的小蓝所提问题也比较老练:“工作要三班倒吗?是独自上岗还是有师傅带?”他说,现在工作难找,如果见习基地有合适的岗位,他希望以此作跳板,见习结束后能顺利转为正式员工。“这种就业形势下,‘曲线救国’也不失为一条途径”。
桂林工学院的历届毕业生小朱专门挑要求有工作经验的单位投简历。她有自己的小算盘:自己在外地工作过两年,有工作经验,现想到南宁工作,虽然此次是见习岗位对接洽谈会,但肯定也有部分企业想招正式员工,而要求求职者具有工作经验的企业可能性更大一点。
广西大学大三学生小梁正在应聘一家广告公司的见习岗位。下半年就是大四了,要进行毕业实习,他希望能找一家广告公司的见习岗位,既积累工作经验,又能得到一定的薪酬,一举两得。而广西大学学生小胡今年才大二,就业弦就已经绷起来了。她这次来对接洽谈会,主要是看应届毕业生如何面试,招聘企业又会问些什么问题,为自己今后找工作积累一些面试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