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大都是公共选修课程,记者翻看《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有“什么是企业”、“为什么要发扬企业精神”、“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如何成为成功的创业者”等几个部分,而且均停留在“普及基础知识”的阶段。而对于那些真正打算创业的大学生,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弥补任课教师缺乏实战经验这一不足,许多高校聘请一些企业家或社会上成功创业的人士为学生们作创业教育讲座、传授经验。这种讲座往往基于演讲者们的亲身见闻体会、成功创业的经验,“故事性”较强,因而容易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但是由于无法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又缺乏长期性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而学校组织的大多数创业社团活动只是流于形式。从社团成员的构成比例来看,一般是大一成员占绝大多数,大二成员担任领导骨干。但大一学生真正有创业打算、头脑和想法的人不多,到了大二由于兴趣的消退、课业繁忙等原因,又都一哄而散。这样一来,社团即使有优秀活动项目也没办法很好地传承下去。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社团由于缺乏权威指导、资金和学校优惠政策的支持,也很难对社员进行专业的教育,更别说领导社员实实在在做项目。
尚需不断探索创新
高校创业教育,近年来省内高校通过一步步探索和创新,也有了一些较为成功的范例。
山东师范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已开设第三年,每学期报名选课的同学都非常多。在教学方面,设置了多项课堂模拟训练,包括成功或失败的创业案例分析、以话剧形式模拟企业运营等,都由学生自己组队完成,课堂学生参与度可达到80%。担任教学任务的陈正教授认为:“这门课的真正目标也正是为想要了解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
曲阜师范大学的未来青春创业社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这一项目旨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如开设创业课程、讲座进行专业指导,提供资金援助和必要的市场信息等。创业社自去年开始筹备,今年3月正式揭牌。他们与当地工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创办了SYB(Start Your Business)培训班,印发专门教材,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并颁发证书。据社团负责人介绍,学生凭借证书可以从有关部门获得无息贷款用于投资创业的优惠。目前,该社团扶持的项目中已有“曲阜市尚莱特家政服务中心”、“曲阜市玻璃球广告设计中心”两个项目成功地完成了注册。
自2005年起,济南大学每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采用KAB授课体系,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商业模拟游戏)”,近几年,济南大学已经有1260名同学接受了系统的创业课程教育培训。在济南大学建设的“创时代大学生创业街”记者看到,数码产品、运动鞋、服装、化妆品、饰品等,应有尽有。2009年9月,济南大学利用后勤处提供的28个房间,依托管理学院的学生,按照“企业投资、学生经营、第三方监督”的模式,使大学生能够在“整体投资风险可控”的限度内,切实进行实战创业锻炼。而济南大学酒店管理学院的“模拟业界市场主题餐饮经营”活动,开辟出了一块成功的试验田——“i转角休闲餐厅”。学校不参与经营管理,完全由学生独立运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