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涌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高达数百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在高校林立的古城西安,大学生项尚超和他的团队的创业之举无疑具有不可置疑的积极效应和标本意义,他在给我们这个社会一种启示的同时,用一种最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阐释了就业的另一种意义,而这种意义的内涵就是——自信和自立,更是责任和担当。
25%的待业大学生想创业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创新高,预计达到660万!“就业难”成为毕业生心头的一块大石。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家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特别是是否有自主创业的想法等问题,记者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同时专门走访了西安一些高校,得到的结果让人喜忧参半。
记者调取了2009年由麦可思与腾讯教育共同推出的“2009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8月报告,此报告详尽的数据也说明了如今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生被调查者中,未签约者创业意愿大涨,准备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2月以来的最高点。此次调查自7月26日开始,8月25日结束。收回独立 IP 地址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有效答卷共26065份,其中本科11917份,高职高专14148份。”
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有什么打算呢?调查结果显示,有46%的待业本科大学生准备继续求职,而准备自主创业者达到25%,准备考研的有8%。未签约者打算继续求职的比例达到自2月以来的最低点,而准备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自2月以来的最高点。
但麦可思专家指出,有创业意向的人数比例一直较高,而实际创业的人数极其偏低。2007届大学毕业生中只有1.2%自主创业,2008届为1%,2009届为1.1%。真正能够实现创业必须要有资金、合适的项目,敢于把梦想变成行动的勇气。
另一份针对全国2000所高校发放的20万份问卷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仅为0.9%,中小学教育等技术壁垒较低的行业成为最热门创业行业。调查显示,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80%来自亲友资助,仅4%获得风险投资,2%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注:(麦可思是专业的,唯一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专精于就业能力测量与评估,为中国各高校提供基于数据库的就业能力评估报告和教育咨询服务,帮助高校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结果评价为依据的数据化管理。)
大学生创业心态很重要
采访中,大部分学生在刚毕业时对自主创业并不持乐观态度,陕西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张远说:“刚毕业就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一没经验,二没足够的起步资金。还是先打工,一方面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还能储备资金,这样比较稳妥。”
陕西科技大学大三学生王笑说:“刚毕业我是不会选择创业的,首先是自身没有能力去创业,其次是创业风险大,所以对于创业大学生们还得慎重考虑。”
一位大学生家长认为,刚步入社会的孩子,各方面的经验都不足,想要自己创业,实在是有一定难度,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存在着很多风险,还是应该先找工作,多方锻炼后再创业。
陕西科技大学的李老师认为,大学生在选择创业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衡量自身条件,客观行事,不能只凭热情横冲直撞,要对投资的行业进行冷静深入的分析,做好调查研究。毕业生要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自身条件还有客观环境对所选择的项目认真考核,以确保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