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就业:转变观念,就业不难
据来自山西省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当中,国企、事业单位仅有约不到一成,民营企业占到了九成以上。人才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份数据意味着,10个大学生里,可能只有1个能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其余9个只能到民营企业等其他单位就业。
另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国2000万的待业者中,有一半是大学生,大约6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是所有的大学生迈出校门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也有许多大学生,不等不靠不要,凭着辛苦和智慧,自主创业,快乐工作,也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了新的途径。
有的找工作连连碰壁,毕业后至今依然呆在家里;有的则自己艰苦创业,打拼未来;有的放下架子,当上了高级保姆……在今年大学毕业生择业高峰基本告一段落的时候,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就业结果。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学企业管理的陈婷(化名)顺利在省城一家私企当上了办公室文员,尽管薪水不多,可她还是很满足。她说:“专业对口有学习机会,先给自己一个熟悉社会的平台,我不会一辈子做文员的。”
记者向陈婷打听了一下她同班同学目前就业的情况,结果是:班里一共有42个同学,26个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其中有3个同学应聘做了村官,23个在民营企业就业。而没找到工作的,有的是在等家里托关系找个事业单位,谋个固定职业;有的则是复习考研,准备继续深造;有的则是不满意各种薪金待遇,等待“更好”的工作。
记者还采访了省属一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全班39名学生当中,4人当了村官,3人在公办学校当老师,1人在河北一国企就业,1人在媒体工作,2人上研究生,其余28名均在民营企业就业,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昆明、兰州、太原等地。
就业形势严峻
今年2月份,省教育厅公布了我省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全省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的就业状况,均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就业率最高,也仅达72.9%,本科生、专科生就业率分别为72.3%、58.5%。这意味着,去年我省有近三成的本科毕业生、四成多的专科毕业生没能找到就业岗位。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是13.7万,比去年增加了2.5万。
去年,在山西人才市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本科及本科以上)共93万人,而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仅42万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太原人才大市场今年上半年的就业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求职主力军,其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就业市场明显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业状况并不看好。这样,今年大学生的工资状况也低于往年水平,期望月薪平均值从1200元-1500元下滑到1000元左右。山西人才市场一位工作人员根据历年数据进行对比后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大学生期望月薪水平下降到了1000元左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另外,有50%以上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委屈”就业。
转变观念,就业不难
大学生怎样才能顺利就业?如何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山西省惟一的全球职业规划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潘霞说,转变观念,就业不难。她分析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种大众教育,而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因此,大学生一定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普通劳动者。
潘霞认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大约在40年左右,分早、中、晚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大约是13年。在职业生涯的早期,这一阶段要吃得起亏,吃得了苦,受得起委屈,遭得起罪,这样才会为下一个职业生涯阶段打好基础。
与此同时,大学生还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包括你工作的时间、地点、场所、职务等等,这些都是不稳定的,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随时都可能被剥夺、拿走。内职业生涯是指你的知识、能力、才华、抗挫折能力等等,这些是你的核心能力,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剥夺不走的。因此,当你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在没有积累足够的内职业生涯时,不要过多地去追求外职业生涯。
潘霞说,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在既无阅历,又无背景的情况下,当得到一份工作时,首先要珍惜,然后努力克服困难干好工作,最后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提升,坚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到达职业生涯的塔尖。
目前,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也有许多大学生,不等不靠不要,凭着辛苦和智慧,自主创业,快乐工作,也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了新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