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活动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同。现在很多人仍持有“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并不太认同去企业工作,每年报考公务员的场面都非常火爆就是例证,他们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才去干的不体面的事。大学生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形成“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的意识。事实上,创业与就业一样,都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一种形式;从动态的角度,创业推动了产业演变与经济结构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比传统的就业具有更大的价值。因而,从事创业活动是一件很高尚很光荣的事。
其次,要培养一定的创业能力。端正创业意识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大学生创业还需要培养较强的创业能力。所谓创业能力就是指成功创办并经营一家企业的综合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家才能创业。由于高校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的限制,要在大学期间成为一名企业家是不现实的;但接受高等教育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却给成为一名企业家奠定了潜在的基础。大学生应抓住有限的宝贵学习时间,全面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要掌握扎实的通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仅要加强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的学习,还要强化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以及写作能力的训练。不仅要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过程,还要了解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基本的专业知识。要掌握较强的专用知识和技能。随着经济发展,行业日益细分,大学生最好结合本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或几个有发展空间的创业方向,重点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便真正创业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营造一片沃土
尽管创业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宏观环境并不宽松。要加快改革,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片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