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华大学研究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团系列调研稿
相关新闻:创业者讲述:创业之路有苦也有甜
创业者讲述:创业之初的不同动机
大学生创业:需要实践磨砺
大学生创业:需要实践基地
天使基金 推动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基金在不断完善
政府和中介助你创业梦想起航
复旦、交大、上海理工和上海大学四所高校率先试点的“天使基金”分基金会成立,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来,天使基金高校分基金会发展现状如何?高校学生创业成功率多少?基金会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对当代学生创业产生多大的影响?东华大学成立 “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团,以“创智源自校园,激情成就梦想”为主题,到上海市各基金会、创业咨询机构、各高校团委展开了大型调研活动。
复旦 多平台打造校园创业氛围
复旦分基金会是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首批受理点之一,依托复旦科技园、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成立了“复旦大学大学生创业园”,为获得基金支持的大学生创业者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人事服务、公共文秘、创业咨询和辅导等服务,并协助创业企业办理各类证照,落实有关财税优惠政策,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从成立至今,共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五期,培训人员510人,资助了83个创业项目,现已注册或正在注册中的创业企业65家,其中博士占30%,硕士占36%,本科生占34%。吸收就业(含专兼职)328个。注册资金合计2554万元,基金资助821万元。分基金会设立创业辅导顾问团,开设创业辅导课程,组织创业企业参加各类论坛、展示会,拓宽创业大学生的视野,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学校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校团委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复旦大学科技创业协会——搭建商务合作专业交流平台、信息平台和辅助平台。
交大 资金监管辅助企业成长
交大分基金会,截止至07年底,共批准设立39家企业,每个企业获批额度为5-30万不等。39家企业中,约1/3为本科生创立,行业类别多集中于环保、信息和材料。
交大分基金会的资金监管有一大特色。为创业学生开立存放基金资金的“一般户”,由学校委派专人进行资金支出的监管和审批。申请“一般户”中的资金时,基金会会在检查公司上一期财务原始凭证的前提下,按照公司注册时基金所占的原始比例拨付部分所需资金。
为加强监管,分基金会要求各公司每月需提交财务报表,年终时提供公司年报,并有权调阅公司的任何原始凭证,分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会不定期的走访企业,了解实际运行情况。其监管形式于上海大学配备创业辅导员有异曲同工之效。经过3年的经验积累,分基金会摸索出此套较为系统的监管程序,助其企业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