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学习创业知识,从事创业实践活动。
在职业目标方面,去年在十几所高校搞了一个职业发展大赛,靠左边都是被评为获奖者的职业目标,他们都是非常具体、清晰的目标,在二、三年级就已经开始有了。第一是教育工作者,基础知识。第二是企业销售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创办网上律师事务所、心理辅导、大学老师、医院管理专家、出国教汉语、开家装公司、园林景观设计师、国际高级导游及管理人员、园林景观设计师、文秘、开办会计师事务所。右边是在某一所大学的学生,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职业目标,他们填了很多这类的东西,根本没有职业目标的概念:实现自我价值、过得更好有个前途、旅游公司的人事员工,实现自我能力挣钱,过得更幸福,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国企工作,月薪1500-2500、学以致用;可晋升、深造;适合自己、有发展前途、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能锻炼自己、找到自己喜欢、待遇好的工作,找到稳定高薪的工作、找一份兴趣相投的工作,国企、事业单位。
在大学期间就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开始接触这方面的人员,毕业时候怎么会找不到工作。有一次采访的时候我就说,大学生念了16年书还不能养活自己,实在是可悲。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教育要解决,大学生自己在这方面也要考虑,及早的明确将来往哪方面发展,我认为今天的困惑、迷茫就是这方面的问题。这是高校当前一项十分艰巨,又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
人生目标的意义:目标是聚光镜——集中精力;目标是北极星——指示方向;目标是动力源——内在追求;目标是阳光,有目标才有意义。
当能实现聚焦一点的时候,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
目标是北极星: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选择和放弃是最大的难题,没有目标就无法取舍。比尔·盖茨说过一生只做一件事。爱因斯坦不当总统搞研究。大学期间,会遇到一系列的选择。没有目标就永远聪明不了。
有了目标,因为目标是一种谁都赶不走的动力。我这里要说的是司马迁,他为什么能写下《史记》,就是因为有了驱动力,要完成爸爸的遗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