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阳光:如果没有一个活动目标,就失去了一个意义。这里面说到季羡林。
白宁在加拿大创办了很多企业,在上学的时候他努力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最初为了锻炼自己,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后来他就跟老师说想当学生干部,没有考虑很多,最后老师安排给他一个纪检委员的工作,他就是通过学生干部锻炼了自己的很多能力。后来到研究生时他想搞企业、当Cye.com.cn企业管理者这方面的人员,于是向这方面发展,开始钻研经济理论,在一年多的时候看了很多杂志,发表了20几篇文章,这样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后来他到五道口帮同学买东西、经商等等,自己赚了一笔钱。他说自己赚钱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理解了什么是商品经济、什么是商品。最后他获得了成功。
国办3号文件的精神是:在校开始实践,毕业才敢创业。温质铭是清华的,毕业了,他就是在校期间开始搞这方面的,当学生干部就参与实践活动,现在小有成就。我觉得非得在校期间不能读死书,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实践不仅不会影响读书,反而促进掌握书本知识,增强能力。
我有两句话,“有目标实践,就能够成功”,如果在大学期间不在这两面着手的话,就业就很难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