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85年的大学生张志在沈阳街头销售豆浆。他对于未来的规划是,希望做成像“永和豆浆”那样的全国连锁店。他也期待更多的合作者能够加盟合作,共同创建财富王国。
2009年年初,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李波和两名大学同学,在重庆合伙创办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但由于种种原因,李波的创业之路在今年初走到了尽头。
时下,像李波这样创业失败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据人民网今年1月报道,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仅为3%。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也只有4%,广东省成功率只有1%。
创业失败的经历对大学生的成长到底是利是弊?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的调查显示(3132人参加,其中“80后”占50.6%,“70后”占31.6%),47.0%的人认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经历对以后成长会有“好的影响”,仅7.6%的人认为会有“坏的影响”,45.4%的人觉得“不好说”。受访者中,42.3%的人有过创业经历,57.7%的人没有创业经历。
“很多大学生不会主动了解、领会相关的优惠政策”
在创业初始阶段,李波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自己对机构运行管理有一定了解,在没有任何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该机构首批学员数就达到30多人。“但是,创业最艰难的并不是开始,而是维持和发展。”李波说,由于对运营成本估计不足,导致机构收费过低,资金难以周转。本以为很容易解决的培训教室问题,到最后也成了绊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