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之忧】
依赖“拐杖”忽略“补钙”
作为中山市青年创业行动的创业导师之一,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忠并不认为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来自于资金,反而是经验。
他指出,大学生一毕业就出来创业,没有工作经历,往往只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去考虑,却忽视了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并且不清楚具体该从哪一步入手,也不知道最终如何赢利,“这才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真正内因,却很少有人意识到。”
中山青年创业基金设立严格的评审制度也是为了要最大程度地降低这种创业风险。“所有企业家评委都十分认真对待每个申请人的计划书,只要发现项目风险太大,或者是申请人本身经验太浅,评审会就不会给予通过。”青年创业基金监督管理小组办公室主任郑海声提醒,即使是成功获得基金资助的学生,如果到了还款期限没有按时还款,其信用记录将从此蒙上“阴影”,今后想要融资就难上加难了,“因资金周转问题不能如期还款,要主动前来申请延期还款,防范信用风险的出现。”
为了避免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青年创业基金除了给予创业青年以资金扶持外,同时还配套开展青年创业培训,安排创业老师为创业青年提供一对一的“跟踪辅导服务”。不过在黄志忠看来,这样做有利有弊,在让大学生更顺畅地实现创业梦的同时,也让他们变得“娇气”,一遇到问题就先想找人帮助,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经管系副主任陈泉指出,大学生创业者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完善,来提高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政府的扶持如果是“拐杖”,那么企业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是“钙质”,创业者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外力上,而要重视企业的“补钙”。
【新政之喜】
创业孵化基地呼之欲出
中山市委书记陈根楷近日在团市委调研座谈会上表示,在去年募集800多万元建立青年创业基金的基础上,今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壮大青年创业基金,希望为更多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