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别的同学都忙着四处找工作,她和班里3名男生商量着自主创业,起初打算开家品牌服装店,可加盟费就要两万多元,厂家还有多种限制。后来,他们决定在居民区开蔬菜鲜肉店,成本小,风险也小。毕业一个月后,姜茵等人在马李庄开了第一家店,本钱是由家里筹借的,还有贷款。
“自己干也不容易,啥事都得操心,可心劲儿足。”姜茵说,刚开始,她蹬三轮出去跑十几里路进货,风吹日晒,很有些吃不消,但一路走来,她发现自己比预想的坚强得多。
对他们开店创业的举动,一些亲友刚开始很不理解:“不就是卖菜吗?花那么多钱上大学有啥用?”但姜茵觉得这条路没走错,“学的东西早晚会用上”。
姜茵说,居民区的超市很多,他们的店能站稳脚跟,一靠进货时严格把关,薄利多销,二靠服务,可以免费送货上门,单买一袋馒头都送,更重要的是几个人都能吃苦,有问题一起想办法。如今,他们的连锁店已开了4家,经营范围也日益拓展,成了超市,亲友也对他们慢慢地理解和认同了。
调查
创业者很少,成功者更少
在两位毕业生的经历背后,是一组沉甸甸的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