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维斌的老家在湖北钟祥市石牌镇,素有“豆腐之乡”的美誉。鄢维斌7岁丧父,靠着和哥哥、嫂嫂一起做豆腐、卖豆腐勉强维持生计。
1988年的大年初三,18岁的鄢维斌听到从外地回来过年的老乡说,甘肃兰州的豆腐好卖,他就动了心思。鄢维斌一直想到外地去发展。他把自己的主意向哥哥一说,哥哥说:“要是咱们兄弟一起去,老娘怎么办?家里的地怎么办?”鄢维斌只好一个人到了兰州,随身带有500块钱,这是他全部的本钱。
本钱不足,鄢维斌到兰州只能开一家10平方米小店,起名叫“石牌豆腐店”,打的还是自己“豆腐之乡”的旗号。但是在兰州折腾了一年,鄢维斌赚的钱仅够房租和维持生活,发财是远远谈不上,连小康都是奢望。至于他的老板梦,只好深埋心底。
这以后,鄢维斌为了做豆腐,到过北京,到过厦门,到过福州,到过长沙……好像鲤鱼撒子一样,豆腐店一路开过去,种子一种撒下去,可就是不见开花结果。
1997年,鄢维斌28岁了,在外面漂泊了整整10年。他想自己的老板梦大概是没戏了,不如回家吧。这样,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湖北,但是没有回钟祥,而是落脚在武汉。他真的不甘心,还想再搏一把。
鄢维斌在武汉杨园开了他此生的第N个豆腐店。这回他决定从品种上创新,从创新上寻找突破口,做武汉人没吃过的豆腐。鄢维斌想到就做,从此天天跑图书馆,研究豆腐知识,又四处拜师求艺。两个多月里,先后推出了6个品种的“新”豆腐。这使他的生意好了许多。同时他改变过去那种“雷锋式营销法”,开始与“下线”以利益挂钩,通过利益结合,让大家站到一条船上,这使他的豆腐店很快止住了亏损的局面。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2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