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澳大利亚,随着“保八”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国家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信心:中国赴欧采购团将采购中国需要的设备、商品和技术,此次大采购的总金额将达到150亿元;中国还投入了390亿美元,从俄罗斯、巴西和委内瑞拉进口石油。
苏格兰邓迪大学的能源政策中心主任菲利浦·安德鲁·斯皮德教授对《纽约时报》称:“中国加大海外投资是个好消息,因为现在有很多的项目因为缺乏资金都被推迟了。有了这些投资,石油公司可以有钱生产更多的石油了。”
而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的文章指出,尽管金融危机使得各种阻碍中国海外投资的壁垒逐渐减弱,但中国政府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它的首要任务是维持国内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而应对海外投资保持谨慎。
有人转嫁矛盾
2月17日,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最新一次的涉华听证会——“中国在全球衰退的起源及应对中的角色”在华盛顿举行。在这场听证会上,议员和专家们形成了两大“阵营”。
一方指责人民币汇率低估,将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中美贸易不平衡,还有人说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增加了美国市场的流动性,也是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甚至有一位美国议员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谁也不敢挑战中国?”
对于中国的“保八”措施,美国有些人认为它“加剧了全球经济危机”。美国传统基金会研究员史剑道在今年2月13日撰文称,在2008年9月金融危机Cye.com.cn总爆发以后的半年间,中国的贸易顺差创下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半年贸易顺差额”——“惊人的”2110亿美元。史剑道说,这2110亿美元来自全球GDP,增加了中国的GDP,“这与许多人希望中国提供的援助恰恰相反——更不用说发挥带头作用了”。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3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