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林小姐毕业后九年中在几家外资企业从事采购和管理工作,积累了资金、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非常想自己创业。但是林小姐有一个重要的障碍就是在产品技术方面还不是很熟悉,如果要自己单干,必须花至少半年的时间拜师求学,可是这样一来,可能会失去客户和许多市场机遇,创业的成功率也许就不那么高。而且,林小姐是一个34的未婚女性,条件也不错,家里人催促早日成家,不是很支持走创业的路,但林小姐又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家人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但总觉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分析:
这是许多高级职业女性所面临的问题,选择创业的风险有多大?还是应该继续打工?另外,作为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
首先,作为一个创业者是值得尊敬的,创业者的定义是——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为雇员提供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同时也为股东、自己和家人创造财富,而且,必须承担这中间的大部分风险。只有基于这样的创业思维,才会找到正确的成功方向。但是,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不代表着会取得成功。
创业的思考
随着国家政策在改革开放后的逐渐宽松,很久以前就有一句顺口溜:“十个人,九个商,还有一个要开张。”说明中国人的自主创业意识很强烈,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最大化,为了摆脱被“管”的状态,当然,也为了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很多人纷纷下海。但是,创业不是简单的理想加决心,而是意味着你将走进一个身、心、脑俱疲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创业前期,需要战略规划、市场开拓、人才招募、运营流程设置等等大量的工作,这与打工将有天壤之别。据统计,有95%的人一直徘徊在创业的想象阶段,有95%的创业者遭遇失败,其中有95%的失败原因不是因为项目本身。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不管是有2个人的微型企业,还是有上百成千个员工的大型企业,经营和管理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尽管具备了各种各样的创业硬件,如资金、客户和供应商资源等等,应该对以下四个问题作深层次的思考:
一、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你的资金、身体和家庭条件许可吗?
创业应该有自信心,但不可盲目的乐观,应该常常思考失败。如果大客户不和我合作了怎么办?连续亏损怎么办?如果我累倒了怎么办?家里人更需要我照顾怎么办?创业前期的不确定性是最高的,往往会在不断遇到新问题后手足无措。
二、你熟悉你所经营的业务吗?
隔行如隔山,在当今高度专业化、分工高度精细化的经济社会里,从事你所不熟悉的业务,可能会使你多走不少弯路。随着业务发展的逐渐深入,缺乏相关经验会使你在困难面前感到茫然,这就像没有消防知识的人突然遇到了火灾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