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还指出,“在挖掘信息价值方面”,中国不应“盲目模仿”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模式。作为沃顿互动媒体计划(WIMI)的联席总监,费德一直在研究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WIMI是沃顿商学院于去年夏天启动的一个研究项目。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网民在网络使用行为上与别国不同,并且不太注重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中国是社交媒体参与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奥美公关(Ogilvy)亚太区数媒总监唐克文(Thomas Crampton)说。他指出,这一定程度上是因城乡人口流动致使家庭分离和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独生子女孤独感所造成。唐克文引用MTV一项研究数据表示,中国是唯一有受访者称网友多于现实朋友的亚太国家。“人们参与社交媒体的情况极为普遍。”他说,“其大众化程度非其他国家可比,即便是那些较为发达的国家也不行。”
尽管有政府监管,但中国人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而非工作,他们在网上玩游戏、下载歌曲和电影、购物、在社交网站聊天等。麦肯锡的安宏宇(Yuval Atsmon)和马思默(Max Magni)在《麦肯锡季刊》(The McKinsey Quarterly)近期登出的《中国对互联网的痴迷》(China's Internet Obsession)一文中指出,在中国最大的60个城市中,人们平均有70%的闲暇时间花在网络上,而在小城镇中相应的数字约为50%。
此外,“中国消费者对信息调查越发在行。” 安宏宇说。他提到有研究表明,25%的中国人在查看其他网友或公司的评价之前不会轻易购买产品(从大件商品到食物),该比例比前两年增加了一倍多,而这提高了口碑营销策略的整体复杂度。
也许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比其他国家的网民更乐于在网上发布个人信息。据2007年互联网巨头IAC和智威汤逊广告公司(JWT)联合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相较于美国社交网络的56%,在中国有72%的网民赞成“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和/或记述自己的故事”,自90年代初BBS兴起以来这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环节。据CNNIC调查表明,中国150万个商业网站中,近80%都有BBS讨论区,约1/3的网友定期在论坛上发帖。
正因如此,中国互联网公司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用户信息。例如,阿里巴巴将网站上收集的信息视为资产,并愿与其所服务的B2B客户分享。“我们已经实现信息共享。”阿里巴巴亚太区市场总监李芃君(Daphne Lee)说,“我们尽力与客户分享数据,以获取更多营销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