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由于全球性大宗商品供给不足,引发通货膨胀。比如,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中东战争、石油禁运导致石油价格大涨,全球性商品价格随之大涨,就是典型的、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的通胀。
还有两种类型,我们过去根本就没有想过:
一个是美元大幅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中国承受输入性的通胀压力;另一个是投机因素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所以我们看待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一定要全面,至少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我们要分清不同因素对CPI的影响比重,然后再研究政策,对症下药。
比如中国加息,它只对“内需过旺型通胀”管用。因为内需过旺,紧缩货币可以把需求压下去,进而达到抑制价格的目的;对“供给不足型通胀”,加息也管用,但那是通过压制内需去满足供给,无异于削足适履,经济代价巨大。
比如,猪肉价格上涨经常是供给不足所致,如果以加息来应对,通过压低经济增长,压低国民收入,让中国人吃不起猪肉,猪肉价格当然下跌。但是,我们是否有必要为Cye.com.cn抑制猪肉价格付出这么大的间接成本?所以,治理这类通胀,我们必须采用增加供给的方式,而不是抑制需求。
对于其他那些无论是需求过旺还是供给不足、无论是美元贬值还是过度投机造成的 “输入性通胀”,人民币货币政策基本没用。如果在发生“输入性通胀”时,中国采用紧缩货币政策,等于“别人生病我们吃药”。更残酷的是,在“输入性通胀”发生时,中国如果紧缩货币政策,极易导致中国“经济停滞、物价飞涨”——滞胀。我们犯过这样的错误了,而今天,犯这个错误的概率依然很太。(钮文新,知名媒体人,资深财经评论员,《中国经济周刊》专栏作者,现任CCTV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