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上市,要向iPad学习
苹果iPad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上演了万人空巷的一幕。开售不到一月,销量已破百万台,而在日本,预售首日便引起预订狂潮。能将新品上市玩得如此出神入化,还未上市就让万千粉丝举着钱袋等着它的出生,确属罕见。
苹果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只是吃老本吗?
在新版iPad产品远未成型、尚在概念测试阶段时,苹果就开始启动新品的系列宣传。乔布斯发起一场新品概念发布会,利用虚拟技术对新品大肆鼓吹,激发“果迷们”的无限憧憬。
而概念发布后漫长的新品研发时间里,苹果会时不时在全球知名网站上发布新品“病毒帖”,将研发中的一些小花絮、新技术与当下火爆电影场面的结合等吹得天花乱坠,让“果迷们”的注意力一直伴随着新品的研发跃动。甚至盖茨的引路人、个人电脑的发明者罗伯茨博士在4月份去世前,还说希望能看到iPad问世。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新品正式上市日期的逼近会是“果迷们”最激动的时刻,乔布斯懂得怎样将他们的胃口吊到极致。“限量”与“倒计时预订”历来是增强销售紧迫感的杀手锏,乔布斯一边鼓动“果迷们”像期待奥运开幕一样进行倒计时,一边打出限量的招牌进行提前预定,并声明只有有限的网点供货,这种故意做出的“产品不愁卖”的热销场景,为新品上市积蓄了充足的能量。只要乔布斯在开业前后站在城市的媒介制高点高喊一声:“iPad终于来了”,潜伏已久的“果迷们”立刻会从四面八方涌来。
一上市甚至还未上市就热销,会彻底让那些犹豫不决的潜在购买者失去理智。在新品试销期,如何吸引首批顾客尝试消费,进而引发犹豫不决者跟风消费,是新品能否一战而胜的关键。乔布斯做得极其成功。
这种成功,与坊间相传新品营销高达90%的失败率形成强烈反差。相比一些公司新品出来时,只是发个价格表让经销商订货,苹果公司在新品上市方面的系统管控能力让人吃惊,而恰恰是这种能力,成就了新品上市成败的分水岭。
相比之下,我们当前的新品上市运作,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