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恨的是,酷6网发布的令人惊讶的烂财报,与上市前的高调吹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等于告诉投资者,视频网站都在吹牛,这就压低了人们对于视频网站的估值,影响优酷以后的上市计划。
行事一向高调的优酷网决定给自己的竞争对手制造一点麻烦。在6月初酷6第一次财报时,媒体对财报进行质疑时,背后就有优酷的身影。
到了酷6推出“3.99亿PV”宣传,优酷认为,这是已经离开了第一阵营的酷6网希望借助宣传,让人们以为它还停留在第一阵营。加上优酷没有拿到世界杯直播权,看不惯对方的宣传。视频网站之间,竞争对手大概有多少流量都是心知肚明,优酷显然知道酷6的流量存在夸大,于是决定进行揭露。
很快,优酷通过技术手段发现酷6曾利用页面代码进行了重复计数,他们把这漏洞,加上一些质疑,做成新闻稿,请媒体进行发布。
对于新闻战,酷6和优酷的创始人同出自搜狐,对于公关技巧异常熟练,每家公司都有着大量的媒体资源。
媒体可以分为两类:可以用钱买到的,和不可以用钱买到的。一般来说,一次大规模的公关攻势中,所有可以用钱买到的媒体都必须发稿子,而对于不可以用钱买到的媒体,一是利用公关和记者之间的私人交情,二是琢磨记者可能感兴趣的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布。另外,还可以硬缠,一个细节是,在两家竞争的高峰时期,如果一家媒体发布了优酷的稿子,酷6的公关也会找到这家媒体,要求发稿:你都给优酷发了,也给我们发一发。
于是,在酷6的正面宣传浪潮刚过,优酷对于酷6的质疑声经过媒体的放大,形成了一股反向浪潮汹涌扑来,连带着把咎由自取的尼尔森一起裹挟。
除了质疑之外,优酷还采取了另一种手段:把酷6的负面新闻发给酷6的客户,从经济层面打击它。由于视频网站是通过广告客户养活的,而广告客户投钱的主要依据就是流量,因此,对它的客户说酷6在流量上造假无疑是直击心脏的做法。
一位优酷的市场人员直接向酷6的客户发去了email,揭露酷6的数据造假。夸张的是,这位市场人员的做法立即受到了领导的认同,并因此在优酷的内部受到了表彰。
但不幸的是,这封发给酷6客户的揭发信却被转交到了酷6的手中。在数据上被抓住了尾巴的酷6网决定利用这件事情进行反击,双方在调研公司、媒体过招之后,又一直打到了法院。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