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运气不怎么样。在网上一查,跟雷军最近的关键词是什么?是“IT劳模”,我工作的辛苦和努力是出了名的。金山1988年成立,到今年已23年,在中国IT业内算是老古董级的公司。
金山一度面临全世界最强的竞争对手微软。1990年,金山差点关门,当时剩下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账上只有七八十万元。1996年我们重新创业,一仗一仗打过来,中间没有依靠过任何风险投资,账上从十几万元到有5亿元现金。中间又摊上一些波折:1999年,被人一忽悠就准备去上市,结果一准备就准备了8年,花了1亿元人民币,好不容易在2007年IPO成功。
把控“运气”
20多年来,我成功的喜悦并不多,失败的教训比比皆是。所以当别的成功者吹牛说多么成功时,我只能告诉大家我只是运气好,上了五次市都没“挂”掉。
但是做企业,难道真的需要这么多艰难吗?问题出在哪里?这是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反思的。得到什么结论呢?光有勤学苦练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多一点点运气。我经常在想,怎么把握成功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怎么把这个运气变成可控?我觉得所谓的运气,以一种理性的角度来看,就是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
这在任何时候比用对的人更重要。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是个战略问题。我经常看到不少企业的副手离职后,对别人吹牛,这公司是我干出来的。可能他讲的没错,但是谁决定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的?这个人的贡献远远超过了真正干事的人。
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为什么重要?一个时代性的产业机会来的时候,浪潮会把你推到最前沿,这个浪潮所具备的力量是你自身力量的很多倍。
看到五年后
卖掉卓越网后,我陷入了长达半年的思考。我说我也不比别人笨,我至少还比别人勤奋,为什么我弄个企业就这么磕磕绊绊,那么不容易?想了半年以后,我找到了答案,四个字--顺势而为。
我专门查了一下字典,这个“势”在《孙子兵法》里第一次提到--在万仞之上的山顶有一块石头,顺势而为就是踢它一脚,剩下的事情不用做太多,它自己滚下来,就成功了。巴菲特讲的滚雪球,也是顺势而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