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应对之策,就是“以恶报恶”。蒙牛在回应“公关门”事件时,就在公司声明中重提七年以前的伊利攻击蒙牛的“未晚”事件。而近日爆发的QQ、360大战,更是把商业竞争中的“以牙还牙”演绎到了极致。不过,以牙还牙,往往带来双方矛盾的激化。
上文中的博思智奇前员工也指出,虽然蒙牛、伊利高层未必就是“恶意打击竞争对手”的主谋,但乳品行业竞争惨烈,负责具体业务的员工迫于业绩和市场的压力,往往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视为水火。这当然会影响到为之服务的公关公司,“我们受的教育都是妖魔化竞争对手的。”
在中国乳品市场上乃至整个快速消费品市场上,目前很多公司都是微利状态,销售体量很大,但是观其财务报表,净利润并不高,同时市场营销费用的投入却逐年快速增加。在终端市场上,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以争夺消费者。营销的优劣甚至成了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乳品企业早年以营销为主线的发展模式是否该反思了—这也是本文开头记者就“蒙牛模式”与杨再飞争论的焦点。
在营销驱动的背后,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营销驱动所发生的大量市场投入,并不能有效拉动实际企业销售额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反而加大了资金成本。当价格战和各种营销活动都不能克敌制胜时,如果认定商业战争必须有个“你死我活”,那直指对方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就是釜底抽薪的方法。如最近的QQ与360之战,有多少电脑用户能真正看明白帖子所谓“后门”的技术原理?双方无非是想对消费者说:这个产品“有害”,所以不要用,用我的吧。
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思维形成后,也使得本土企业在遇到负面事件后,第一个反应是习惯性地去找“幕后黑手”,而外资企业的思维则有所不同。例如,当年统一和农夫山泉同时遭遇“检测门”事件,农夫山泉反应激烈,宣称自己是被对手陷害的,并发誓要花巨资悬赏找出“幕后黑手”;而统一集团只是一再重申,国家有关检测部门“搞错了”,仅仅立足于对自身的辩解,不评价更多。事后证明,这两家企业都是被冤枉的。
奥美公关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曼华对《中国企业家》表示,长远看,企业碰到这种负面新闻还应先“沉住气”,找机会发出正面声音,同时向行业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千万不要去攻击对手或者双方对骂,把整个行业“拉下水”,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对行业整体的负面评价。
她指出,在中国一些和消费者联系紧密的行业,由于竞争激烈,受到攻击的某个产品短期内或许会遭受损失,“没错,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很短,可是对于一个企业,最终要保护的不是产品,而是你的品牌。”也许事情过后,消费者甚至会忘记或者叫不出某款产品的名字,但是如果一家企业做了违背商业伦理的事情,消费者会一直记得这个品牌的负面影响和这家企业,这是最失策的。
同样,对于一家公关公司来说,真正重要的也是自己的品牌,而不是靠对客户的无条件迁就来发展业务。她表示,奥美不可能出现博思智奇这样的事情,除了规章制度的约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花了多少年,才辛辛苦苦积累起奥美这个品牌,如果做了这样的事,公司的声誉都没有了,客户会赔偿你吗?不会,所以对你是划不来的。”
防火墙与干粗活
对于媒体报道中提及的杨再飞“蒙牛总裁助理”的身份,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陈向阳指出,“这是严重的违规行为!公关公司和律师行一样,属于服务中介,和客户之间是需要‘防火墙’的。”
但是根据本刊记者保留的博思智奇公司员工的名片,在这家公司,不仅杨再飞一人曾借助“总裁助理”的身份伴随蒙牛总裁杨文俊外出工作、访客。
据知情人士透露,蒙牛不仅是博思智奇最早的客户,而且至今也是其最大的客户。博思智奇近两年也曾尝试横向拓展,开辟更多行业的客户资源,并尝试业务多元化,但与蒙牛的故事还是该公司最值得宣讲的招牌案例,其精神依赖更甚于财务需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