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工成本到底有没有增加则说法不一。
此次涨价企业认为,用工荒席卷全国,而CPI和企业综合用工成本也不断上涨。根据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的调查了解,90%以上的民营快递企业面临“招工难”,快递企业不得不提高快递员待遇以维持经营。
但没有参与涨价的宅急送公司高管则认为,快递员的工资根本没有增加。目前的快递员收入以计件工资为主,按每日取件和送件提成,“有的快递员没有底薪,有的企业只给300-500底薪,这已经几年没变过了。”
这位宅急送高管分析说,油价和人工费不过是“四通一达”的涨价借口,“这些企业价格战打得太猛,低成本竞争玩不下去了”。
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劳动力、燃油、房租、物料等各种快递运营成本均呈现上涨趋势,而低端快递企业的价格战始终保持在5-8元(同城)的水平。多年的消耗战,已经让这些企业不堪重负。
低成本竞争
“四通一达”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他们的运作模式以低成本和快速扩张为特征。
“四通一达”的老板都来自浙江桐庐,他们先从低门槛的江浙沪区域快递做起,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快递网络。
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建立起网点招揽生意,申通从2002年开始率先推出加盟授权体制。加盟商只要缴纳一定的加盟费,就可以使用申通标识和快递单。
快递加盟商只能通过努力扩大收件业务才能创造收入,在同质化竞争下,压低价格和降低成本成为增收的源泉。
据徐勇介绍,目前有很多快递企业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他们的利润在于压低了人工的成本”。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购带来业务剧增,这种低成本扩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这些快递企业缺乏融资渠道,从银行贷款几乎没有可能,而企业管理和用工方面的不规范,决定了上市前景渺茫。
徐勇分析说,“网购”快件量骤增,对于90%以上处在盈亏平衡或微利的民营快递公司来说不是利好而是压力。从经营的角度分析,一旦快件量的增加峰值超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就会出现亏损,即业务量越大亏损越多。
电子商务倒逼
快递业对电子商务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而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也在倒逼快递业改革。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快递包裹量超过5亿件,占快递业全年业务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2009年,淘宝网一家产生的包裹量就达到10亿件,与其合作密切的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60%以上业务量均来自网购交易。
淘宝网商城-企业物流总监龚涛对本报表示,“快递企业不关心客户体验,只关心低成本。”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消费者网购在最后一个收货环节服务体验很差。
11月10日,上海物流业高级经理人俱乐部组织的一次讨论中,包括淘宝在内的很多电子商务企业都在考虑自建物流,这方面的先行者是凡客诚品和京东商城。
对依附于电子商务而生存的快递企业而言,上述变化已经敲响了变革警钟。
在徐勇看来,低成本竞争必然导致低水平的服务。本来是标准化服务的快递行业,现在缺乏对员工的基本培训。快递业转变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
“快递是完全竞争行业,这次涨价是低价竞争之路走不通之后必然价格回归。”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邵钟林表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