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明: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在这儿跟大家交流我们国家汽车市场形势的一些看法。我想今天就汽车市场的发展,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跟大家做一下交流。2010年的市场,现在大家都非常地关注,毕竟经过两年的高速增长,到底明年还能保持一个10%以上的速度、还是说能够有更快的增长,大家都比较关心。
这张图是去年的1至11月份需求的增长,增长了40%,这是在2009年增长52%的基础上,连续第二年一个高速增长,这个增长主要是三个动力,一个是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是我们的政策的惯性,还有一个就是庞大的市场基数。这个增长跟2009年的明显不一样,一个月一个月往上攀升,年初的时候是五十万辆,攀升到六十万辆的销量,后来又攀升到七八十万辆,到12月份一百万辆,这个曲线逐渐往上攀升。一般来讲,这样的政策效果曲线,它会保持两年的高速增长,第二年即使没有新的政策出台,维持在2009年12月份百万辆基础上,它就能保证2010年有40%左右的速度,这是政策惯性的作用非常大。
恰恰我们看看去年销量基本上就是在100万辆基础上在运行,四五六七又在加价,11月份到了176,这跟北京发行恐慌性购买和政策提前释放有关系。那么红色的曲线是12个月基本上平行,要想使2011年再保持个百分之三四十的速度,必须有另外的政策动力,再把这个平的线拉斜了,才有可能保持高速度,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出台,基本上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的市场要回归到常态运行。所谓常态运行,就是围绕着长期潜在增长率上下小幅度波动,我们现在的长期潜在的增长率在现阶段大概是年均15%左右这样一个水平,所有的国家基本上都有两个高速发展阶段,汽车需求。
第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是千人五辆车和千人二十辆车。韩国年均增长25%,我们国家年均增长30.4%。第二个高速期是从千人二十辆到千人一百辆车,有的到一百二三十辆还在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是十年左右,日本八年,韩国十二年,速度基本上都在年均20%左右。我们国家第一个高速期比别人长,第二个应该也比别人长。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收入差距远远大于日本和韩国,在汽车普及来讲,你的收入越增长,你的普及时间就越短,收入差距越大,你的普及时间就越长。所以我们在这两个速度都会比别人低一点,时间长一点,这就是我们的运行轨迹。
一般来讲,在第一个高速期,他是一个国家最富裕的阶层买车,这是一个基本特点,在这个时期,主要是由购买力决定的。只要购买力增长,就一定能够带来车市的增长。到了第二个时期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国家的中高收入阶层到中等收入阶层开始买车,这个就是购买力跟消费环境两个来共同决定的一个市场。这个速度就不仅仅取决于GDP增长,他就开始陆陆续续,他就由于环境交通各方面限制你,现在北京出台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第二个时期所有国家都不是完全按照购买力去发展。我们第二个时期速度平均相当于GDP增长的1.5倍这样一个水平,这个速度应该反映在前高后低,大概这种规律。我们现阶段速度潜在增长率应该就在十六七这样一个水平,今年和明年,前面高一些。
到底比它高还是低?取决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政策,经济我们说明年现在预计的大多数增长预计在9到9.5左右,我们国家信息中心稍微乐观一点,大概9.5,速度也就是十三四这样一个水平,比去年的GDP速度低0.7个百分点。总的来讲,经济这样一个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健康的一个速度。
从政策来讲,我们说已经是有政策的刺激效果的驱动,去年和前年连续两年高速增长的政策效果,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刚才这张图已经看出来了,现在又有新政策出来,2.5的车购税,以旧换新,但这两个影响不太大,实际两个点在我们车上来讲,十万块钱的车也就便宜2000块钱左右,这个影响不是很大。关键是下面这个,北京的限牌政策,如果说仅从北京来说,影响也不会太大,我们看大概也就是25万辆车左右,全国1200万辆车里面,这点微乎其微。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