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其他的地方如果学习北京,大家都搞示范的效应,其他地方像广州、成都、宁波,很多地方都是交通的状态已经很不好,但是没有人敢率先出台类似的政策,现在有了北京做表率,其他地方再出台政策,政府的压力大大减少,这是我们比较担心的一个点,如果出台,这个影响就大了,如果真有十个城市出台类似北京这样的政策,这可就不是二十几万辆了,这个影响相对大一些。从政策角度来讲,长期市场看好,但是从明年,负面的作用大一些。
总的判断,2011年的市场,我们觉得会回复到常态运行,明年最大可能应该10到15之间这样一个水平,相当于GDP的1.5倍,低一点点,因为毕竟两年。因为汽车产业链非常长,你的速度增长会拉动别人也高速,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太快了,别人跟不上你的速度的时候,就拉着你往下走,我们这两年汽车增长太快了,我是赞成把所有的政策全部撤出,这么快的速度是不可能持续的,这是以一个。
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点,我们北京这样的政策,如果在其他几个地方也在网上宣布和征求意见的话,有可能会带来跟北京一样的恐慌性购买。这样的话,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也许销售增长速度比我刚才估计的那个10到15要快很多,今天这个说,明天那个说,速度也许15都打不住,这是基本的一个判断。
第二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张图是我们国家一二三线城市的一个市场份额的一个变化曲线,大家从这张图可以看得出来,一线城市每年的市场份额下降2到3%,三线城市每年的市场份额提升2到3%。如果按此预计的话,基本上可以外推,推下去,到2010年三线汽车市场占国家份额55%到60%,也就是以地级市为主导的一个市场。这样一个变化,他消费者的这种特征就发生很大,不是说你把网络往二三线一放就能解决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比如说简单,二三线市场的产品跟一线是不一样的,有外观要气派一些,根据我们现在的研究,越是往下沉的城市,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越大,越是一线城市,受外来文化冲击更大一些,像北京这个地方,他可以花二十万买个小车,你到三线你可能很难找到这样的人。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两点,第一个,个的大小和重量,第二个是纯度,这两个,越纯越值钱,越大越重越值钱,车也是一样,第一个外观要漂亮,第二个内部空间要大,这些地区我们说看得见的配置也要全一些,他要攀比。还有一个品牌质量也要耐用。价格上要低,使用成本也要低。这两个点决定下来,我们必须要牺牲看不见的性能,这是必须要牺牲的,这个要不牺牲,对我们影响是比较大,要牺牲性能,要降低技术含量,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渠道上我们说单店的销量低,像河南地区1200万人,这么大一个城市,如果你二十个品牌分,就分不到多少。所以你渐渐的标准就不能像北京这样,什么都得是进口,一投资几千万,这肯定是不行的。
还有一个,你要降低你的成本,这是必须的。区域的覆盖也要广一些。所以我们说现在在营销的角度上,三线地区跟一线有明显的不一样,这种方式对我们自主品牌来讲,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的空间,我们自主品牌在这四个方面很多都跟三线地区的更加接近。但是我们有一点必须要改进,我们产品的及时耐用的这个角度必须要上去,这个要不上去,对我们自主品牌将来是一个重大的障碍。现在合资公司里面,每个公司几乎都在造一款低价的车,它的品质是有保证的。所以对自主品牌来讲,只要你把产品的可靠性提上去,这个市场更大的机率都是留给自主品牌的,最后祝愿自主品牌发展越来越好。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