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很多人创业基本上采取的是单干的方式。单干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点,例如一个人决定整个公司的风格,例如决策会很快,例如执行力度很强。但是这两年,我发现多人组合尤其是三人组合取代这一方式的趋势性正越来越明显,据我的观察后者的创业成功率正在大幅提高。因为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机会土壤越来越少,市场留给创始人逐渐成长的时间越来越少,多人的智慧显然胜过一个。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经纬内部一直有一个偏好,那就是我们所投公司的股东结构相对简单,我们希望有一个单一大股东占绝对控股权。简单来讲,这就是所谓“单干”的公司。例如我参与投资的分众传媒,我的同事DavidSu参与投资的百度,再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网易、搜狐、盛大等,他们都是最初采用单一创始人“单干”的格局,最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怎么去理解这背后的原因呢?我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做一件合适的事。过去十年,可能你的能力还有种种缺陷,但市场会给你时间和空间让你慢慢长大。比如说腾讯,他们以单一的即时通讯软件起家,而市场给了马化腾相对充裕的时间让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寻找新的商机,补充对团队的管理能力以及和投资者的沟通能力,并慢慢地随着公司的成长而成为一个成熟的大公司掌舵者,最终造就了一个有很强竞争优势的企业。
但是今天的情况已经有很大不同了。在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行业内,现在新的创业者,由于行业环境变化太快,他们获得的市场缝隙越来越窄,创业者没有那么多的调整时间,一开始创业就面临几家巨无霸互联网公司的挤压和惨烈的竞争。举一个可能不大恰当的例子,我自己比较喜欢户外活动,前些年户外运动还不大普及,你到了一个野外营地的时候经常是空无一人,你可以随意选择扎营地点。可是现在户外运动越来越流行,你经常需要和别的团队去竞争优质的营地、水源和扎营地点,这样就对你和你的户外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是不是需要提高行进速度、尽早达到营地,是不是需要多几位有经验的成员去寻找其他的营地,是不是需要提高扎营技巧、以便在“夹缝中生存”等等,最终你需要一个更优秀的团队、一些更优秀的帮手。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在目前的创业环境中,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的一个办法是,创业公司需要有一个“创始人组合”,这样大家能力互补,以便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我管这种创业方式叫“群殴”。在市场上我们看到最近一两年出现越来越多的这种“群殴”公司,他们的成功率相对要比单干的高。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只要是团队组合就会涉及到一些挑战,最忌讳是几个人临时搭台唱戏,其实并没有长期的默契和良好的配合。因此,这个组合成员之间应该是知根知底的,大家性格能够磨合到一块,这样成功概率就会增大。或者他们原来在成熟的大公司里面共事过几年,或者很多人过去是同学、曾经长期相处过。比如开心网的陈炳浩,他团队中的几个副总,都是长期在新浪共事多年的,大家配合非常默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