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参观麦当劳的中国分店时,偌大的餐厅里用餐的人不多,与肯德鸡的门庭若市对比鲜明。而且,我观察到人们在肯德鸡的每餐消费额要明显高于在麦当劳的消费。显然,麦当劳遇到了麻烦。
2002年,我在深圳的时候,到沃尔玛购物,发现这家公司的生意做得很成功,它出售的商品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要。并感叹像沃尔玛这样一家巨无霸的美国公司都能够采取柔性的策略,因地制宜的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出售不同的商品。并且我在中国也访问了肯德基(KFC),也发现厅堂里挤满了年轻人,他们正在争相品尝颇具中国风味的香辣鸡翅。事实上,肯德基在中国开设的分店比美国还要多。
而当我参观麦当劳的中国分店时,偌大的餐厅里用餐的人不多,与肯德鸡的门庭若市对比鲜明。而且,我观察到人们在肯德鸡的每餐消费额要明显高于在麦当劳的消费。与我同行的美国海军将军奥克·布鲁克(Oak Brook)是典型的“婴儿潮”时代的美国人,对麦当劳的感情很深,他竟产生了同感:麦当劳遇到了麻烦。
麦当劳的几大顽疾面临严峻考验
如此鲜明的对比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很显然,麦当劳很难实现它的成长目标。这意味着麦当劳在中国所有的连锁系统可能都存在问题。2002年,麦当劳已放慢了在中国的扩展计划,麦当劳正在做一些战略上的调整。直截了当地说,麦当劳在中国的前途面临严重的考验。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看看麦当劳能不能医治好自己的几大顽疾。
麦当劳的致命伤:
麦当劳的经营哲学是:a.质量;b.服务;c.卫生;d.价值。而“质量”的内涵,就是说麦当劳要提供品质具有“一致性”的食品。然而,口味相同的汉堡包,虽然在以牛肉为主食的欧美市场很受欢迎,但是中国发达的饮食文化却基本上与牛肉无缘。因此,麦当劳的汉堡包受到冷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麦当劳品质的一致性可以说恰恰是其在中国的致命伤。
没找准服务的突破口:
麦当劳在美国的服务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因为美国人大多数住郊外,为了赶时间,他们需要在一个熟悉的地方点上一份熟悉的快餐。可是这样的服务理念拿到中国来就行不通了,因为中国的消费人群多为城市居民,在城市里遍布多式多样服务快捷的餐馆。可见麦当劳还没找准服务的突破口。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