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个人与部门业绩也同等重要。你们集团一共有五家公司,由于这五家公司内部都分有不同部门,因此就可以通过管理会计来衡量部门各自的实际业绩。自然也就可以由包括企业经营者在内的所有人一道来为这些部门制定下一年度乃至其后的目标数值。而各部门对这些目标的完成程度也就成为它们的业绩标准。
在这种时候,为了获得客观的考核方法,不少企业都采用了成果主义的考核模式。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即使企业打算通过成果主义来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仍然无法依愿而行。尽管对那些能够顺利完成所定目标,取得一定成绩的员工的确应该予以奖励,然而与此同时,企业却不能对那些虽然没有实现预定目标,但是依旧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付出辛劳的员工给予应有的认可的话,那么终究无法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在对员工进行评价考核时,并非依靠几个数字就能解决问题。
所以,考虑到上述这种人情世故和人的心理特征,在评价一名员工时就不能完全按照理性来进行。员工业绩提高了就增加奖金,业绩下降了就减少奖金的这种成果主义做法,虽然一眼看上去非常客观,然而在以不少大公司为首的企业采用之后,却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
当企业员工获得高额奖金时自然会喜笑颜开,然而当经济陷入低迷、业绩出现下滑,因此企业决定“今年不再发放奖金”时,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员工们都需要养家糊口,对于年终奖之类的奖金本来就充满了期待,可是一旦得知没有年终奖时,必然会发出“我还得靠年终奖来偿还房贷按揭”之类的抱怨和愤懑。虽然他们或许在前一年度也曾经为拿到高于其他公司一倍的年终奖而高兴过,但是没有人会因此而宽慰自己:“上次还拿到了比一般公司高一倍的奖金,因此这一次就算一分没有也应该甘心忍耐。”
事实上,员工们只会因为“虽然我们公司今年的业绩确实很糟糕,但是我们好歹也得维持生活啊,公司这么做让我们非常为难”之类的想法,而一下子就失去了对工作的积极态度。
经营者必须是心理学家
作为经营者,终究还是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企业效益红火时不会在发放员工奖金时随心所欲,大手大脚;当企业效益不佳时,也能够体谅到员工的生活需要,不在员工奖金上打太多主意。我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因为从员工的个人角度来看,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状况良好时大派利市,恶化时就一毛不拔的做法对员工自身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企业的经营者在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后就撒手不管的做法当然轻松,然而更重要的是,经营者还必须扎扎实实地倾注心血,亲自去督导手下的员工。以我本人为例,我会出席下属各个部门的会议,在会议上认真倾听员工们的意见,观察他们列举数字进行说明的样子。然后又会在工作之外,在公司举办的联谊聚餐会上再次倾听观察同一个员工的言行,然后就足以最终认清这个人究竟是个“工作好手”,还是个“虽然在开会时能说些豪言壮语,但是做人却不行,是个靠不住的家伙”。与此同时,我也要求自己的干部利用这种方式来对手下做出评价。我认为在进行人事考核时,关键的一点不在于制定好规章制度,然后依照这个规章制度进行评价,而完全在于经营管理者在共同日常工作当中“对自己手下的员工到底能够关注到什么样的程度”。
至于你所问及的员工工资水平和奖金水平的问题,你还是应该在收集参考到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各种资料后再做判断。总之不能低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或者同地区相同规模公司的水平,甚至你还应该向自己公司的员工提供比别的公司还要好一些的待遇。我建议你在决定员工工资奖金时,不要依据公司和员工个人业绩来随意增减,而是按照一般行情来做决定。
中插:企业的经营者应该亲自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也就是说,经营者要亲自去参加所有的会议等活动,来了解员工内部的实际情况。
《2011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广州报告会 网址:http://px.cye.com.cn/ad_px/daoshenghefu/ 报名咨询热线:010-51285022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