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产品营销模式
目前,在市场上可以看到的茅台镇的品牌有“赖茅”、“国台”、“荣和烧坊”、“国宝”等,采用的都是产品的营销模式。大家都在卖“产品”,都在卖“茅台镇”这个共有资产,和“酱香型”这个共有的产品属性。除了讲“技术”,就是讲“环境和历史”。
当然,在“茅台”品牌市场影响力的带动下,这些共性资源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销售。但是,仅仅靠这些,凭借什么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呢?只靠产品营销的模式,必然会快速进入同质化的死胡同。
没有品牌的号召力,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呢?大家都希望走“快速撇脂”或“缓慢渗透”的营销策略,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如果,大家都只是希望“搭便车”、“坐轿子”,那么就无法实现集群做大的战略构想。
最好的战略是做品牌
据我的了解,有的资本实力非常雄厚,完全具备打造一个全国性品牌的能力。但是,却一样采取“快速撇脂”的营销策略,只是通过进入传统渠道做覆盖,期望“搭便车”和“坐轿子”。
实在是可惜,实际上在这种时候,你站出来做品牌建设,市场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你。而采取“搭便车”的策略,市场的地位不会稳定和长久。这就像经济学的十大定律之一的“机会不可均沾”是一个道理。一个人踮起脚尖,那么他就会占到优势,如果大家都踮起脚尖,大家得到的就是疲劳。
差异化市场定位形成市场的互补和战略合作
现在大家都在往高端挤,都“踮起了脚尖”,并没有形成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这样的结果是自相残杀,拼渠道、拼促销、拼销售,在短兵相接中,市场的规模和层次并没有得到更大的拓展。
大家都在一个细分市场上拼杀,对于整个“茅台镇”白酒产业来说,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企业应该根据资源和能力的整体评估,进行差异化市场定位,不但要扩大市场的规模,更应该拓宽市场的层次,这样就可以在市场上形成良性的互补,构建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
期待看到,茅台镇有新的品牌再次崛起。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